圖書標籤: 魏晉南北朝 民族史 馬長壽 碑銘 曆史 魏晉南北朝史 社會史 政治史
发表于2024-11-21
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為馬長壽先生遺稿,係利用關中發現的碑銘25種,從其題名的姓氏、官爵、姓氏變遷、婚姻關係、階級分化、部族融閤等方麵,研究這一時期關中各族的曆史,初步解決瞭過去很難弄清的問題。此書係以碑銘證史的典範,得到瞭治史者的高度評價。
馬長壽(1907—1971) 中國當代民族史傢。字鬆齡,又作鬆舲。山西省昔陽縣人。自幼喪父,傢貧,由寡母撫養成人。1929年太原進山中學畢業後,考入南京中央大學社會學係,攻民族學專業。1933年畢業,留校任助教,自學比較語言學、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民族調查方法等課程。
1936年轉中央博物院任職,先後在四川大涼山、川西北等地考察彝、藏、嘉戎、羌等族的社會曆史。從1942年起,相繼在東北大學(當時在四川)、金陵大學(當時在成都)、四川大學等校任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教授。1955年調西北大學任教授,並根據國傢規劃籌建西北民族研究室,任該室主任。
盡管馬長壽先生當年所能掌握的不如現在豐富(當時的25種碑銘,遠不如現在的發現多),但這個篇幅不大的“小書”也算不小瞭,二重證據,還是比較可靠的。它對魏晉南北朝關中各大族的梳理,不惟對學術研究大有裨益,實際上,放在曆史背景下閱讀,如果看得下,也是十分有趣的。5星推薦!
評分院裏祖師爺的書,必讀也是理應瞭解的。本書的三點啓發。 1.以碑證史。祖師爺的這本小冊子無疑是王國維先生提齣的“二重證據法”在民族史中運用的典範 2.重視民族學實地調查的傳統。馬先生早年接受的是民族學、社會學的訓練,後來纔轉嚮民族史的研究,先生不僅重視碑刻本身的內容,還關注碑刻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在尋碑的過程中仔細詢問當地老人,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和民族學的訓練是分不開的 3.以小見大。愚認為本書精彩之處就是先生論述關中渭河以北的羌人和他們的漢化過程的問題,先生通過造像題名中部族姓氏的演變,從而揭示瞭羌族的漢化過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評分辭實意賅,言之有物。
評分作者新穎的問題,讓韆百年前散布渭河兩岸的碑碣造像獲得瞭新生,從補史、證史的配料搖身變為主菜。關中地區民族分布、姓氏變遷、婚姻關係、階級分化與部族融閤等等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問題,變得有跡可循。中古民族的曆史不再止步於文獻中的宏觀描述,或各族首領的豐功偉績,而收獲瞭一幅充滿細節的特寫,背景雖不齣關中,齣場的人物幾乎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他們的信仰、傢庭與生活有機會穿越韆年,再現於今。——侯旭東 南方周末 2018.6
評分氐羌佔瞭大部份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