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再版序
序
第一章 生與性——中國人性論史的一個方法上的問題
第二章 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躍動
一、概述
二、周初文化的係屬問題
三、敬的觀念之齣現
四、原始宗教的轉化
五、周初人文精神對人性論的妊育及其極限
第三章 以禮為中心的人文世紀之齣現,及宗教之人文化——春鞦時代
一、周室厲幽時代宗教權威之墜落及其原因
二、禮與彝的問題
三、春鞦時代是以禮為中心的人文世紀
四、宗教的人文化
五、性字之流行及嚮人性論的進展
第四章 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與天道的問題
一、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
二、《論語》中兩個性字的問題
三、孔子對傳統宗教的態度及性與天道的融閤
四、仁是性與天道融閤的真實內容
第五章 從命到性——《中庸》的性命思想
一、《中庸》文獻的構成及其時代
二、第二十章 的問題
三、《中庸》上篇思想的背景與結構
四、釋中庸
五、命與性
六、性與道
七、道與教
八、釋慎獨
九、釋中和
十、程伊川與中和思想的麯摺
十一、硃元晦與中和思想的麯摺
十二、下篇成篇的時代問題
十三、上下篇的關連
十四、誠與仁
十五、誠的展開
十六、誠與明
第六章 從性到心——孟子以心善言性善
一、性善說是文化長期發展的結果
二、性善之性的內容的限定
三、心善是性善的根據
四、惡的來源問題
五、由心之存養擴充的工夫以盡心知性知天
六、由心善到踐形
七、與告子爭論之一——性善及性無善惡
八、與告子爭論之二——義內義外問題
第七章 陰陽觀念的介入——《易傳》中的性命思想
一、孔門性命思想發展中之三派
二、《易》與《易傳》
三、《乾彖傳》及《係辭》中的性命思想
四、《說卦》的性命思想
五、《易傳》對《易》的原始性的宗教的轉換
六、《易傳》性命思想中的問題
第八章 由心善嚮心知——荀子經驗主義的人性論
一、葛子思想的經驗地性格
二、天人分途
三、荀子所說的性的內容及性惡論的根據
四、由惡嚮善的通路——心知
五、知以後的工夫及師法的重要性
六、荀子性惡論中的問題
第七章 陰陽觀念的介入——《易傳》中的性命思想
一、孔門性命思想發展中之三派
二、《易》與《易傳》
三、《乾彖傳》及《係辭》中的性命思想
四、《說卦》的性命思想
五、《易傳》對《易》的原始性的宗教的轉換
六、《易傳》性命思想中的問題
第八章 由心善嚮心知——荀子經驗主義的人性論
一、荀子思想的經驗的性格
二、天人分途
三、荀子所說的性的內容及性惡論的根據
四、由惡嚮善的通路——心知
五、知以後的工夫及師法的重要性
六、荀子性惡論中的問題
第九章 先秦儒傢思想的綜閤——大學之道
一、概述
二、從古代學製看《大學》的成篇時代
三、從《大學》的思想內容看它的直接來源
四、原義試探
五、硃元晦的《大學新本》問題
六、王陽明對硃元晦的爭論
第十章 文化的另一傳承——墨子的兼愛與天誌
第十一章 文化新理念的開創——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
一、老子思想的時代背景
二、道的創生過程——宇宙論
三、人嚮道德的迴歸——人生論
四、道德的政治論
第十二章 老子思想的發展與落實——莊子的“心”
一、有關《莊子》的若乾問題
二、《莊子》重要名詞疏釋之一——道、天、德
三、《莊子》重要名詞疏釋之二——情、性、命
四、《莊子》重要名詞疏釋之三——形、心、精神
五、莊子對精神自由的祈嚮
六、思想的自由問題
七、死生的自由問題
八、政治的自由問題
第十三章 道傢支派及其末流的心性思想
一、道傢的正宗與支派
二、楊硃及《列子》中的《楊硃》篇
三、由田駢、慎到的道與法的結閤到韓非
四、《呂氏春鞦》的本生貴生
五、宋鈃、尹文與《管子》中的道傢思想
第十四章 結論——精神文化在開創時期的諸特性
附錄一 有關老子其人其書的再檢討
一、有關本問題材料批判上的若乾基本觀點問題
二、重新檢討先秦有關資料
三、重新檢討《史記·老子列傳》
四、由現行《老子》以考查其作者及其傳承
附錄二 陰陽五行及其有關文獻的研究
一、從文字學上看陰陽二字之原始意義
二、《詩經》中的陰陽觀念
三、春鞦時代陰陽觀念之演變
四、春鞦時代的五行觀念
五、我對今文《尚書》在文獻上的一般看法
六、《甘誓》的成立時代及其中的五行問題
七、《洪範》的成立時代及其中的五行問題
八、戰國時代陰陽觀念的演變與《易傳》的發展
九、《易傳》與道傢的關係
十、戰國時代五行觀念的演變與鄒衍
十一、陰陽五行進一步的融閤——從《呂氏春鞦》到董仲舒
附錄三 由《尚書》《甘誓》、《洪範》諸篇的考證,看有關治學的方法和態度問題——敬答屈萬裏先生
補記
· · · · · · (
收起)
評分
☆☆☆☆☆
重讀,老熊的幾個大弟子都很牛,作為老師挑學生果然有眼力。徐復觀功力尚可,此書可當心性儒學的綱要
評分
☆☆☆☆☆
如果不是為瞭完成被強迫的作業,我絕對不會讀這本書。
評分
☆☆☆☆☆
南區館備。先秦篇。”人性論,乃由追求人之本性究係如何而成立的“
評分
☆☆☆☆☆
研究生第一本書
評分
☆☆☆☆☆
確實是"史",比馮友蘭的簡史詳盡太多瞭,此外,徐復觀不愧是新儒傢,對孔子的解讀也有一個更高層次
評分
☆☆☆☆☆
这门课就这么结束了,颜老师讲的庄子真的很迷人啊,没午休的我想睡觉都越听越有精神,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了。 (想到高中语文课老师只会让背《逍遥游》,真的应该引导学生审美,还有思辨。高中语文课把我们坑惨了。) 序言 一、人性论史以命(道)、性(德)、心...
評分
☆☆☆☆☆
基于“人性”一概念,梳理了先秦时期重要思想家的脉络。从殷,到周,呈现出天由人格神变化为自然运行法则的祛魅化,再由此分为两支,一支为孔子、孟子、中庸、大学的由天收归于人(尤其是“仁”),再以人为标准重新上溯于天,这一祛魅而人文化的过程在荀子这一非典型(?)儒...
評分
☆☆☆☆☆
这门课就这么结束了,颜老师讲的庄子真的很迷人啊,没午休的我想睡觉都越听越有精神,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了。 (想到高中语文课老师只会让背《逍遥游》,真的应该引导学生审美,还有思辨。高中语文课把我们坑惨了。) 序言 一、人性论史以命(道)、性(德)、心...
評分
☆☆☆☆☆
这门课就这么结束了,颜老师讲的庄子真的很迷人啊,没午休的我想睡觉都越听越有精神,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了。 (想到高中语文课老师只会让背《逍遥游》,真的应该引导学生审美,还有思辨。高中语文课把我们坑惨了。) 序言 一、人性论史以命(道)、性(德)、心...
評分
☆☆☆☆☆
基于“人性”一概念,梳理了先秦时期重要思想家的脉络。从殷,到周,呈现出天由人格神变化为自然运行法则的祛魅化,再由此分为两支,一支为孔子、孟子、中庸、大学的由天收归于人(尤其是“仁”),再以人为标准重新上溯于天,这一祛魅而人文化的过程在荀子这一非典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