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伯特·L.德雷福斯(Hubert L.Dreyfus,1929— ),美國當代哲學傢,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哲學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計算機仍然不能做什麼》《存在世間》等。
Being-in-the-World is a guide to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ical works of this century: Division I of Part One of Being and Time, where Martin Heidegger works out an original and powerful account of being-in-the-world which he then uses to ground a profound critique of traditional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Hubert Dreyfus's commentary opens the way for a new appreciation of this difficult philosopher, revealing a rigorous and illuminating vocabulary that is indispensable for talking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world.The publication of Being and Time in 1927 turned the academic world on its head. Since then it has become a touchstone for philosophers as diverse as Marcuse, Sartre, Foucault, and Derrida who seek an alternative to the rationalist Cartesian tradi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But Heidegger's text is notoriously dense, and his language seems to consist of unnecessarily barbaric neologisms; to the neophyte and even to those schooled in Heidegger thought, the result is often incomprehensible.Dreyfus's approach to this daunting book is straightforward and pragmatic. He explains the text by frequent examples drawn from everyday life, and he skillfully relates Heidegger's ideas to the questions about being and mind that have preoccupied a generation of cognitive scientists and philosophers of mind.Hubert L. Dreyfus i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出版于1927年)自1987年经陈嘉映、王庆节翻译成中文出版,已经三十二年了。这三十二年间,海德格尔在中国的哲学界一直是所谓显学。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大哲学系,据说历届几乎所有的外国哲学博士论文,不是研究海德...
評分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出版于1927年)自1987年经陈嘉映、王庆节翻译成中文出版,已经三十二年了。这三十二年间,海德格尔在中国的哲学界一直是所谓显学。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大哲学系,据说历届几乎所有的外国哲学博士论文,不是研究海德...
評分1889年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梅斯基尔希乡村的海德格尔,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虽然《存在与时间》仅仅是一个未完成的版本,它的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以及海德格尔那成为人生污点的纳粹经历,都无法改变他在哲学史中的地位,无法阻止《...
評分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出版于1927年)自1987年经陈嘉映、王庆节翻译成中文出版,已经三十二年了。这三十二年间,海德格尔在中国的哲学界一直是所谓显学。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大哲学系,据说历届几乎所有的外国哲学博士论文,不是研究海德...
評分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出版于1927年)自1987年经陈嘉映、王庆节翻译成中文出版,已经三十二年了。这三十二年间,海德格尔在中国的哲学界一直是所谓显学。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大哲学系,据说历届几乎所有的外国哲学博士论文,不是研究海德...
第八章最重要,談個人與群體之辨
评分作者將目光集中於第一篇(生存論分析),規正瞭標準譯本中某些名詞的譯法,用生動的例證和豐富的文本證據(新齣講課稿)勾勒瞭海德格爾通過上手/在手概念對傳統哲學的突破,這種突破超齣瞭所謂“實踐哲學轉嚮”。作者還注重與當代分析哲學界對話,批評瞭塞爾等人。本書的最大貢獻在於為不能完全把握原著的讀者提供瞭一種可作為齣發點的視角,其不足也正在於這種視角有作者本人旨趣的深深痕跡。一方麵,他對鬍塞爾的理解幾乎滿盤皆錯,基本將其等同於笛卡爾或塞爾,沒有把握到現象學的突破之處。另一方麵,他誤以為海德格爾有關沉淪的學說可以清晰地劃分為存在論的和心理學的,可以保留前者而捨棄後者,但在海德格爾那裏對本真性的逃避並非一個心理事件,而總是發現得太遲的“早已如此”,對這種後知後覺時間性的忽視在作者對第二篇的逃避中也可見一斑。
评分作者手段真可謂舉重若輕,簡明的敘述底下是對海著意涵非常深切的理解。然而不足是,絕大部分解釋是作者自己的語言,流暢則流暢,作為“解經”則嫌不夠嚴謹。總的來說,本書是鬍國教授給本科生上課講解經典的一般體現,對讀海著者來說,是非常好的參考。
评分看完後給人一種能讀懂海德格爾的信huan心jue
评分Pro. Dreyfus knows Heidegger better than Heidegger himself....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