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钱塘人。乾隆四年(1793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发江南知县,袁枚年纪虽轻,官虽不高,任期也不长,但为官清正廉洁,“一县无诤辞”,是个“大好官。”当时直隶总督方观承对他的属下说:“袁枚循吏也。虽宰江宁省会,而尽心于民事,尔曹宜师之。”袁枚的门下王铬琮学袁为政,也以循吏名。
袁枚毕生留传后世的作品有10种143卷,为《小仓山房文集》35卷、《小仓山房外集》8卷、《袁太史稿》1卷、《小仓山房尺牍》10卷、《牍外余言》1卷、《子不语》34卷、《随园诗话》26卷、《随园随笔》28卷、《随园食单》1卷。
译注者根据苏州大学王英志点校本《随园食单》(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译注。在译注过程中,保留原文的“风格”,使读者能体味到《食单》的“原汁原味”。
书中首先介绍了烹饪的基本常识,包括如何采买,洗涮原料、如何掌握火候、色味等须知事项,以及戒外加热、戒同锅热等技术性问题等。
此书有匠气。 若论精器皿、美馔饮,似乎还是张岱来的更为神妙。颊上三毫,空中生色,色里空空,绰有余想也。 随园则不免事事越俎代庖,与爱自吹自擂的李渔相等。汪曾祺在小说里借了同时代另一才子金冬心之口,“又想起袁子才,想起他的《随园食单》,觉得他把几...
评分还在农大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在学校门口发现了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随园食单》,爱不释手,马上买下。然后在后来的生活当中,我做过其中的“猪蹄四法”“蒸小鸡”“蒋侍郎豆腐”等等,在大学毕业那年暑假中,多亏了这本食单时时在手边,让我赢了老公的胃。 后来离...
评分还在农大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在学校门口发现了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随园食单》,爱不释手,马上买下。然后在后来的生活当中,我做过其中的“猪蹄四法”“蒸小鸡”“蒋侍郎豆腐”等等,在大学毕业那年暑假中,多亏了这本食单时时在手边,让我赢了老公的胃。 后来离...
评分时下文人骚客,只要说到谁最会吃,很少人会不提《随园食单》,而提到《随园食单》就不会不提作者袁枚。袁枚,字子才,生于1716年,活了82岁,在当时算是人瑞了。在孟缎红成长的那个年代,中学课本里选过袁枚的《祭妹文》当课文。袁枚与其三妹袁素文,从小青梅竹马,兄妹间情...
评分袁枚将“秋油”用得出神入化,说它是“万金油”也一点不为过。秋油在书中以不同姿态频繁穿梭在猪牛鸡鸭鱼虾,笋芥菌芹韭瓜之间。或与菌萍水相逢,曰之蘸:“松菌单用秋油泡食,亦妙”;或与肉形神相交,曰之腌:“用鸡脯肉去皮,斩成薄片,秋油拌之,纤粉调之”;或同山药干柴...
经典之作,不可不读
评分我買了書,居然在看pdf···
评分经典之作,不可不读
评分带译文的
评分带译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