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来最客观、最详实的梁启超传记
★读懂梁启超,就能读懂近代中国
★刘再复作序,雷颐、止庵、吴思阅后推荐
本书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 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
本书堪称梁启超辞世83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
名家推荐:
★解著的好处恰恰在于它远离本质化即简单化,而把力气用于对史实的考证与描述,在对待近代史人物的评价中,客观真实地叙述历史人物为中国的进步做了哪些实事。——学者 刘再复
★梁启超是百科全书般的人物,如同大海汪洋,一本书“把握”其一生,委实不易。玺璋文史兼修,对梁启超研究有素,此书清晰、全面把握、分析了梁的一生,确实难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局面最大的学者,也曾是影响至巨的思想家和举足轻重的政治家。现在我们终于有一部配得上他并不漫长但是精彩非凡的一生的传记了。——学者 止庵
在当前的语境下,怎么能够证明这本《梁启超传》是所谓83年来最客观、最详实的梁启超传记?难道只是因为83年以来梁启超一直以来被人们低估?梁启超当年的很多观点今天证明很有道理,这本书怎么可能一一概括?像他这样生前触角涉及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其传记怎么做到所谓所谓83...
评分初读解玺璋的《梁启超传》,你就会发现与其他传记迥异的布局:脱离对传主经历的直线叙述,以传主与同时代人物的纠葛为章节,重点叙述作者对于传主和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理解。由于梁启超先后与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思潮、各种政治派别都有密切的接触,其生前的声望也被各种力量借重...
评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 评《梁启超传》 这套《梁启超传》细细读下来确实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而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所敬仰的梁任公,更贴近时代背景去解读任公的思想感到一丝愧疚。“文字收功,神州革命。生平自许,中国新民。”这幅胡适之送给梁任公的挽联,...
评分在当前的语境下,怎么能够证明这本《梁启超传》是所谓83年来最客观、最详实的梁启超传记?难道只是因为83年以来梁启超一直以来被人们低估?梁启超当年的很多观点今天证明很有道理,这本书怎么可能一一概括?像他这样生前触角涉及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其传记怎么做到所谓所谓83...
评分1913年,进步党“第一流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这并不是梁第一次和“司法”沾边。早在1911年,清政府责成袁世凯组阁,任梁启超为司法副大臣,梁辞而未就。 梁启超1913年9月参加熊希龄内阁,任司法总长,1914年2月辞职,在任5个月。他在任时期的司法政策相对稳健...
至少可以说是一本好书
评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当年讨论的议题现在还在讨论,还要继续启蒙。不知道人到底是在不断进步,还是同样的路不断地要再走一遍。
评分三星半。文学艺术性低,历史文化价值高。
评分买这部书也是被骗了,作者对于梁启超产生的光晕,让他只看到了优点,甚至蒙上了一层神圣之色。在书中,为了抬高梁启超,甚至不惜贬斥康有为,问题在于,没有康有为,梁启超能够脱颖而出吗?另外,从全书的写作体例上,本书与其叫梁启超传,不如叫梁启超交友考比较好,毕竟全书八成篇幅都在写梁启超与XXX。作者头脑里可能还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思维方式,所以对启蒙二字格外敏感。问题在于,历史真是如此吗?
评分一直为这个人最终的选择所困惑。可又觉得在我们的时代,不可或缺。刚读完苏东坡传,再读梁启超,还是觉得林语堂的文字更胜一筹。但今有梁启超传,已觉得这样的记录非常难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