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伊懋可 编者:刘东 译者: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
伊懋可(Hark Elvin),1938年生于英国剑桥,剑桥大学毕业。1990年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中国史教授。曾在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师和海德堡大学任教,在哈佛大学做过访问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的模式》、《另一种历史:从一个欧洲人的视角论中国》、《华人世界变化多端的故事》,合编了《中国文化图集》、《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还发表了署名为约翰·达顿(John Dutton)的小说《圣伊莱斯集市》和《虎岛》。
伊懋可编著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森林滥伐概览、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战争与短期效益的关联、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从物阜到民丰的嘉兴的故事、汉人在贵州苗族家园的拓殖、遵化人长寿之谜、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等12章。
今天的中国境内,仅在云南边境的零散保护区内才能看到野生大象的踪迹,但在历史上,它的分布却广泛得多——河南省的简称“豫”,便是因远古时代有野象而得名“豫州”,殷商时代常有捕猎野象之举,但三千多年来随着土地的开发和气候变化,大象逐渐退向西南的角落。“大象的退却...
评分客观的学术之风应与国界无关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读后感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是英国环境史教授伊懋可的大作,而看到作者之名时的我却想到了三毛。原名陈懋平的三毛,因嫌原名中的"懋"字太难写而改名为陈平。如今,一名英国人...
评分 评分 评分严重的文不符题。
评分图书馆拿来翻翻
评分以大象的退却为引子,展开对中国千年环境变迁史背后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经济、社会与政治制度影响因素等的诸多探讨,引用文献资料极为庞杂丰富,交叉综合的研究方法和点面结合的论述视角值得学习。唯一遗憾在于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不够,全书内容缺乏统一的线索和逻辑贯穿,显得比较散乱。
评分写得比较早,篇章间联系不够,理论缺乏实际论证与展开,作者的中文水平似乎不高,对史料的拣选和解读也有点问题,许多二手见解
评分作者应该觉得自己是个中国通吧,覆盖面挺广的。然而讲了那么多有support你的论点么?而且哪些文人并不能代表中国啊,真正种田的人是农民。还显摆了可持续发展的那个经济模型,但只是提到了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