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与胡兰成结婚,1947年离异;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1969年《红楼梦未完》在台湾发表;1973年定居洛杉矶,《初详红楼梦》刊载于台湾杂志;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二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6年《三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7年《红楼梦魇》在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74岁;2003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4卷本《张爱玲典藏全集》。
张爱玲于1969年在台湾发表《红楼梦未完》;1973年《初详红楼梦》刊载于台湾杂志;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二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6年《三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后通篇改写《三详》,此外一路写下去,1977年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红楼梦魇》。
首先,这是本考据的专著,不是文学鉴赏或文艺随笔。 《红楼梦未完》考据后四十回的梦稿本(即书中所称“全抄本”)、程甲本、今乙本、真乙本,《初详》专论梦稿本前八十回,两篇文字相当繁琐。 张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所有的抄本异文——除了显而易见的笔误——都是曹雪芹的原笔...
评分以前只是喜欢红楼梦,追87版电视剧,看各种红楼梦的豆瓣知乎小组,想着红楼梦真正的结局,而看完这本书之后,看完作者诸多考证,论著,对红楼梦未完的结局释然,对红楼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增删十次中改了这么多情节,晴雯的,抄家的,元春的,宝玉与湘云的,心里觉得淡...
评分《红楼梦魇》 张爱玲 说实话,张爱玲不是一个正统的红学家,就像下围棋一样,她并非专业一级,但是作为业余的棋手,她的段数也是非常高。她对《红楼》的爱是真的,也影响了她的创作。我们都爱说张的是世俗文学、是市民的、这点也是从红楼来的,红楼就是货真价实的市民...
评分听说,张爱玲最好的小说是《金锁记》;听说,张爱玲最火的小说是《倾城之恋》;这两部小说我都看过,和她同时期的其它女作家一样,都没留下什么印象。那个时代,我能够记起的只有萧红,还有她的《呼兰河》。 听说,张爱玲曾留下遗嘱,要将她的骨灰撒于荒野之地,但由于...
评分早就闻说张爱玲喜爱红楼,熟悉红楼。寒假终于翻完了这本张说红楼,确乎真爱,熟稔细致。我已读过红楼各本多次,和这样的红楼痴病比起来,仍觉得自己对红楼是猪八戒吃人参果。所幸来日方长,一年一遍,用心看去,可能领悟体会也不亚于周汝昌。你又自恋了……
评分有傳張愛玲小姐從三四歲就開始讀《紅樓夢》。我真心懷疑她是不是把《紅樓夢》各本都吃進了肚子裏去!!讀這本書需對《紅》的各本非常熟悉才有可能跟得上張小姐的步伐。所以非我現時能去拜讀的!
评分有傳張愛玲小姐從三四歲就開始讀《紅樓夢》。我真心懷疑她是不是把《紅樓夢》各本都吃進了肚子裏去!!讀這本書需對《紅》的各本非常熟悉才有可能跟得上張小姐的步伐。所以非我現時能去拜讀的!
评分堪称逐字逐词的考据之外,其实我觉得更像张爱玲以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感悟来揣测曹雪芹的创作历程,有一种将己比人的代入感呢,不像纯粹的考据派,简直有点书以自娱的味道了。
评分很喜欢看别人红学研究。张爱玲这本书让我对她改观了好多,各种细致入微,各种反复推敲,不厌其烦,这般耐心果然是当作家的好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