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孔飞力 中国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 清史 社会学 社会史 中国
发表于2025-02-25
叫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
孔飞力(Philip A.Kuhn)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孔飞力由己任教十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其空缺,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曾获得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叫魂》(1990)是他的代表作,获“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此外他所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970)、《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2002)和《他者世界中的华人》(2009)等,均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从小见大,浅入深出,孔教授这部著作的确是社会学政治学领域难得的佳作。对乾隆帝处理叫魂事件上夸张的态度背后的专制权力对官僚体系的施压和失败的推断有理有据(从奏章文字细节和情绪到过往事件处理的横向比较),把决定清朝成败的政治系统剖析得透彻,也写清了什么导致了晚清国力崩溃,更令人恐惧的是,不仅叫魂的幽灵在今天换了形势出现在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管理中国这个复杂国情的大国所出现过的得过且过的施政态度,阴影今天犹未散去。
评分好看,第一次去三哥家里,问三哥借的,因为是借的,很快就读完了!
评分这本书有三个所得。第一是这事件哭穷了这个盛世帝国上至一朝至天子,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都反映出来,黑暗、野蛮、欺骗、懦弱,没有一点值得称道的人性光茫。这是一个基本面,不是主题。第二,叫魂是一个切面,映射出帝制下皇帝与官僚体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互相依靠又互相斗争彼此猜疑的关系,皇帝需要制度让国家机器有序运转,但又害怕自己被架空被被边缘化,为了突显自己的地位而主动打破制度常规,用莫名其妙的小事借题发挥敲打官员。第三,叫魂反映了满清即使在康乾盛世时也挥不去少数民族骨子里对政权合法性的担忧,风吹草动都可能刺激他们敏感的神经。 一件不起眼的事件折射出宏大的主题,孔飞力确实很有功力。
评分名副其实,深入浅出,文笔精彩,发人深省!阅读本书后对清代的官僚制度,官员心态,百姓风气,以及君主制度有了很多理解。特别是对以乾隆皇帝为代表的清朝皇帝思维,对官僚控制,对政权合法性争取,对满文化的坚持有了醍醐灌顶般的收获。对皇帝刮目相看。值得推荐的好书!可惜在孔飞力先生去世后方才阅读。先生千古!
评分不错,但是没有说的那么好。前面的叙事和后面的分析关联性不甚大,就是没有前面的东西,最后两章也可以有那样的分析。
叫魂读书报告 一、孔飞力(Philip A.Kuhn,1933—)个人简介 1933年出生于伦敦。但在美国度过了其中学、大学生涯。除了青年时期短暂的三年从军岁月,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学校,尤其是哈佛大学度过的 。 他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妻子正是他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的恩师——费...
评分与中国人治史不同,西方学者多从社会现状出发,去分析其中的肌理与脉络,对各种不同社会范畴切割与连接,不断深入,凸显社会结构的构成,以及其中矛盾与冲突的深层原因。中国传统史书则惯于一系列材料的纷然罗列,虽巨细靡遗,却缺乏针对史料的有效整理与分析,难以得出叫人...
评分一 铺叙“叫魂”案的目的所在 在国外一群可拢括为“海外汉学家”的学者,他们身在西方却研究着千里之外、百年以前的中国,他们擅长讲故事,读起中国档案馆的存档和奏章甚至比中国的学者还要认真和深刻。他们中最善讲故事的一类被归入叙述史学,前几日来P大很火的史景...
评分动不动扯温格只会让人觉得你根本不了解温格。这本书也根本不是在讲平民。 就叫魂这个案子,从头到尾,也没死几个人,有那么几个人借机兴风作浪,也很快在官僚的处理下被镇压。想象一下,如果在叫魂案中整个或者说大部分官僚机构都在后面推波助澜,差不多就是温格的情况了。所以...
评分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样一个副标题便足以激起人极大的兴趣.不知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写历史方式,或是他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谁先谁后,它们都用一种极其细腻生动的手法,走进历史尘埃之中,用一个被诸多“事件”围绕的时间点,前后各方面梳理展开,《万历》从一次细...
叫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