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阎连科 随笔 散文 中国文学 慢生活 散文随笔 中国 关于一座城池
发表于2025-05-21
北京,最后的纪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最后的纪念》内容简介:一块自己的土地,几件顺心的农具,种白菜,种丝瓜,种茄子……采摘下来带着露水,做几样可口的小菜。雨后去附近的森林里采蘑菇,像小时候一样观察蚂蚁,捉几只蜻蜓和蝴蝶,听听蝉和蟋蟀的歌声。而且,还有一面湖水,乘坐自己建造的木筏,在湖面上野餐,看鱼儿跃出水面,静静享受时光流年。
《北京,最后的纪念》是一本散文集。是作者在711号园内居住三年的生活的记录,主要描写了作者自己耕种的菜园子,711号园内的花草树木,湖水,各种昆虫,动物等,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平和心境。
阎连科,一个低调的备受争议的当代作家。著有《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风雅颂》《我与父辈》等作品。曾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20余次。
看了两三篇弃了,实在太。。。文风浮夸。。。
评分看了两三篇弃了,实在太。。。文风浮夸。。。
评分因为穿插的植物和昆虫的知识和无休止的絮叨,有时感到坷绊。但那天马行空的指涉让人着迷。结局荒芜徒增悲伤。在公司的按摩室看完,想着西南四环隐于繁华的园子,真是讽刺。
评分作家阎连科的家,北京某处711号园,和其他老百姓一样被强拆,这件事曾经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但是强拆的步伐没有丝毫减慢。阎连科是我喜欢的作家,有力量,有厚度。然而书腰上写着:“这是吁天录,这是陈情表。上书最高层,下笔如有神”,事实上书的内容是作者在自家院子里的种植和思考,强拆只是最后不得不面临的悲剧,所占篇幅不多。又说阎连科是“中国最具争议作家”,这简直是扯淡。书的广告,真不能学别的商品,太过了,反而减分。
评分【2018036】大概翻翻,挑着看看,细看不进。悠闲闲适有动植物花草园林湖泊相伴,读书写作划木筏假装鲁滨逊,再惬意不过了。阎连科对权力基本不说什么好话。目标是作一个生活的背叛者和现实世界的敌人,写作的叛徒,现实的敌人。大概也是出身造成的。阎有其局限性。语言上朴拙也是其特色。
留存心中一点绿 开始,这本书没有打动我,在读时感觉作者写的琐碎又拖沓,把院中的花草,鸟虫,树木,建筑等不一而足的叙述着,不厌其烦,虽然平淡但缺少了灵动和精致,然而后来知道作者笔下这711号园子最后的命运后,我明白了,我感悟了,我深刻了解了作者的对这一切的不舍和...
评分大都市农具的消亡,但是乡村田间依然见到他们的优雅身影。我的家乡,我现在支教的地方,到处是锄头和铁撬。生产力进步,不知道是人类的悲哀,还是自然界的灾害。 一块自己的土地,几件顺心的农具,种白菜,种丝瓜,种茄子……采摘下来带着露水,做几样可口的小菜。雨后去附...
评分在丽江三义机场,离飞机起飞还有近四个小时,我们带着黄夏木百无聊赖的在机场逗留,其间我们把机场所有的商店逛了一遍,然后我们轮流坐在手推车上被另一个人有节奏的推着玩乐。时间还是过得很慢,除非,给我一本书。机场的书店总觉得不像是书店,倒像是一把把锤子,重重敲打着...
评分去年十一以前,我因私事去了一次北京,住了八天。一次在街上听到两个女孩聊天,其中一个说:“北京的地下已经空了。”这句话初听上去触目惊心,但仔细一想这女孩还真不是耸人听闻。北京确实有太多的“地下”建筑了:地下商场、地下影院、地下宾馆、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乃至地...
评分初时,在作者对一事一物的略带矫情的敬畏和对大自然不加区别的溺爱中,似乎看到文人书生的酸臭味。彼时,还在检讨,是不是自己和其他功利物质化的人一般,似乎荣誉、功名、物质的满足如灰尘搬遮蔽我们的双眼。 随着阅读的渐入,试着安静的一点点的去体会,用通透的心灵去尝试,...
北京,最后的纪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