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老师学问很大,但很天真。——王小波

★我学了一辈子的目标,就是不糊涂。——许倬云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出版者: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出品人:
页数:2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408284
丛书系列:铁葫芦·历史馆
图书标签:
  • 历史 
  • 许倬云 
  • 文化 
  • 历史随笔 
  • 中國歷史 
  • 中国历史 
  • 许倬云说历史 
  • 随笔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

★史学大师许倬云从历史出发,为当下把脉

★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第二部《现代文明的成坏》已经上市!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许倬云

许倬云先生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协调一致,国家则强大兴盛;一旦政权僵化或 各部分失衡,则会逐渐没落。民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最不坏的制度”,就在于它能够根据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以面对当前的挑战。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历史和环境的课题其实是被忽略的大而关键的课题。另有感政史地为一体论不可分而学之; 2-文化认同感的普世价值,大陆早已有之,并终成汉文化圈。想想今天美国普世文明,却有东落西升之叹; 3-不可有王霸之欲,许言各国自由发挥,不可出头鸟,是否有无政府之意味?一家一国都...  

评分

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通过寻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共性,并将生物学中的系统论引入史学研究中,以此来解释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兴与废。作者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将其视为一个大的系统。当系统内各部分协调一致时,大国霸业则兴;相反,一旦...  

评分

一句一说再说的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目前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掌权者希望一年内古木参天,然后借助被浓荫遮蔽的肮脏实现飞黄腾达,这就是一个无法控制“霸权”欲望的小实例。原以为此书末章最为无趣,重新翻起,竟恰恰提及资源紧张、欲望膨胀系统无弹性这几个维持霸业的大...  

评分

一本薄薄的小书,却给人越读越厚的感觉。 许多史学家都认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种“周期”,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规律,也便有人把这称为循环论。作者对于这个兴衰成败的循环论并不赞同,他认为这种所谓的必然历史规律,却正好描述了一个政治共同体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是如何...  

评分

1-历史和环境的课题其实是被忽略的大而关键的课题。另有感政史地为一体论不可分而学之; 2-文化认同感的普世价值,大陆早已有之,并终成汉文化圈。想想今天美国普世文明,却有东落西升之叹; 3-不可有王霸之欲,许言各国自由发挥,不可出头鸟,是否有无政府之意味?一家一国都...  

用户评价

评分

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而且许多观点迂腐得很

评分

12年的时候得到了一本许倬云先生《万古江河》的赠书,来自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她在赠言里说许先生的文章内敛而平和,有思想却不张扬,盼望我日后能读些他的专著。终于五年后我读到了这两本,的确是非常有温度的一位学者,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他会说“当时的局内人,自有其自身的局限,身在庐山,终有所蔽。历史的裁判却是成败不能回头。我们后人如渔樵指点,可以是闲话分析,但对于当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我们只有同情的叹息,而不应该有苛刻的责备。”很有儒家学者的风范,短评不能说太多,只感谢老师,感谢许先生。

评分

作为一本小册子定价二十九块八实在是夸张了,虽说在淘宝买也就是十四块钱吧但书商的无良还是可见一斑。书本身不错,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观点,比如中国朝代兴衰主要和权力中心是否对外开放有关。欧洲史部分分析了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并指出与其说是基督教占领了罗马人的精神领域,不如说是罗马公民意识先自我消亡,才给了基督教精神可乘之机。虽然不见得所有观点都同意,但当成是一些有价值的思考也挺有意义。

评分

: K109/3721

评分

灌水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