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官員的尺度

批評官員的尺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關於作者:

安東尼•劉易斯(Anthony Lewis),1927年3月生於紐約,畢業於哈佛學院。曾任《紐約時報》周日版編輯(1948-1952)、駐華盛頓司法事務報道記者(1955-1964)、倫敦記者站主任(1965-1972)、專欄作者(1969-2001),目前是《紐約書評》專欄作者。1955年、1963年兩度獲普利策奬。劉易斯曾在哈佛大學執教(1974-1989),並自1982年起,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詹姆斯•麥迪遜講席”教授,講授第一修正案與新聞自由。著有《吉迪恩的號角》(Gideon’s Trumpet)、《十年人物:第二次美國革命》(Portrait of a Decade: The Second American Revolution)、《言論的邊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簡史》(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we Hate: A Biography of the First Amendment)。劉易斯的妻子是馬薩諸塞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瑪格麗特•馬歇爾,兩人現居馬薩諸塞州坎布裏奇。

關於譯者:

何帆,1978年生,湖北襄樊人,現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有《大法官說瞭算:美國司法觀察筆記》(法律齣版社,2010)、《刑事沒收研究》(法律齣版社,2007)、《刑民交叉案件審理的基本思路》(中國法製齣版社,2007),譯有《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上海三聯,2010)、《大法官是這樣煉成的:哈裏•布萊剋門的最高法院之路》(中國法製齣版社,2011)、《作為法律史學傢的狄更斯》(上海三聯,2009)、《玩轉民主:美國大法官眼中的司法與民意》(法律齣版社,2011)。主編有“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傳記譯叢”。曾為《南方周末》、《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看曆史》雜誌專欄作者。

譯者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frankhe/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安東尼·劉易斯
出品人:
頁數:356
译者:何帆
出版時間:2011-7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8873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言論自由 大法官 憲政 
  • 法律 
  • 言論自由 
  • 美國 
  • 政治 
  • 社會學 
  • 法學 
  • 批評官員的尺度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960年,因為一則批評性廣告,警察局長沙利文以誹謗為由,將《紐約時報》告上法庭,並申請巨額賠償。兩審失利後,幾乎被各地政府官員相繼提起的索賠逼至絕境的《紐約時報》,奮起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中力挽狂瀾,宣布“對公共事務的討論應當不受抑製、充滿活力並廣泛公開”,維護瞭媒體、公民批評官員的自由。《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兩度普利策奬得主安東尼•劉易斯,以翔實史料、生動筆觸,係統迴顧瞭這起新聞自由史上的裏程碑案件,並循此為綫,串接起美國人民爭取言論自由的司法抗爭曆史,完美展現瞭霍姆斯、布蘭代斯、漢德、沃倫、布倫南、布萊剋、韋剋斯勒等偉大法官和律師的形象。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全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8b9cfd01015xpu.html 去年老师讲解言论自由,要求阅读《Make No Law》,也就是国内畅销书《批评官员的尺度》的英文版。我手里两个版本都有,英文版的是First Vintage Books Edition,September 1992版。中文版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評分

1960年3月,纽约时报应顾客刊登要求,按照当时报社的流程审查之后,照常刊登了一则题为《关注他们的呐喊》的“社论式广告”,内容是呼吁人们注意当时美国南方黑人社群的生存状况,支持他们为争取人格尊严与生存权利发起的和平示威游行,控诉了南方的种族主义行为。这则广告并未...  

評分

——读《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这是一篇为沈阳穆恬读书会QQ群(171565671)写的作业.不好意思,读书会后杂事颇多,以至于没有按时完成,无论是不是被扣分,承诺还是要完成。     简单说一下阅读这本《批评官员的尺度》。可以说这本书的中...  

評分

个人(媒体)——政府(官员) 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立法:……侵犯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制宪者:更多只是针对英国殖民者的“事前限制”措施,也即出版许可制度。 1907年,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大法官仍认为言论自由条款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事前限制”,宪法“并...  

評分

先说点总体感受:借用某人的话“此书通篇都是八卦”。我倒不觉得是八卦,我明其名曰“追本朔源”。但作者似乎太发散了,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甚至有些段落,看得我晕乎乎。 书看完,我心里涌起最大的问题是:1960年代, 美国(尤其是南部州)的舆论现状或者政治现实跟今天鸡...  

用戶評價

评分

單從行文方麵非常好看,可惜隻能是看看過癮算瞭。。ps也不能全信這就是好的,但真的很好呀!人傢也是幾百年靠無數次血的代價發展過來的連續性的一以貫之的。(在讀:好看!不過,有種望梅止渴的感覺。。。。

评分

若製度不先進,則批評無意義

评分

讀本書,除瞭對言論自由的反思外,我還在想我們如何培養維護“好製度”的精英。任何製度都不會是盡善盡美的,都是需要人維護的。美國言論自由的曆史,同樣是一群精英為維護其理念而奮鬥的曆史。以為有個好製度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人,不免遺忘瞭製度也會變樣走形,這是製度決定論者的硬傷。

评分

美國的確存在自由的權利被濫用的現象,但這不因成為雞國扼殺自由的理由,因為,不能以發展過度的消極影響來為自己的發展不充分而正名。

评分

美國的確存在自由的權利被濫用的現象,但這不因成為雞國扼殺自由的理由,因為,不能以發展過度的消極影響來為自己的發展不充分而正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