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 年11 月28 日出生在维也纳。他学习哲学并开始创作诗歌、戏剧,将许多法语作品译为德语。作为一名和平主义者,欧洲大同是他的梦想。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遭受了巨大打击。他开始创作小说并因此闻名。犹太出身迫使他离开奥地利。精神上的问题,尤其是欧洲战争引发的焦虑和失望,使他于1942 年1月22 日在巴西佩德罗波利斯自杀。
中文首译本
茨威格“明日的世界”
一部真正的杰作
----------------------------------------------------------------------------------------------------
《巴西:未来之国》 出版于1941年,今天读来,依然是一本了解巴西的最佳书籍。前三章历史、经济和文化,从总体上介绍巴西;后几章则是巴西主要城市的介绍,有游览的心得,有历史事件的穿插,并有议论。茨威格戴上康德的红色眼镜,见到一个玫瑰色的巴西。他于贫苦中看见美好,于哀伤中看到富饶,在苦痛中望见快乐。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由一位懂得观察、感受和生活的人写成,既有专业的研究,对数据的引用,也有一位可敬学者的感性观察。
这本书完美地再现了巴西的过去,更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对茨威格来说,欧洲已是“昨日的世界”,而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为全人类指明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
本书由巴西葡语版译出,再由德文校对,以求准确清晰地介绍巴西,并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著风采。
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已经垂涎很久。不过恨自己不懂德语,读不了原著,英文版本的国内暂时买不到,中文的翻译版又担心语言的壁垒磨损了原著的精华。 偶然逛新华书店,这本《巴西:未来之国》倒是吸引了我的眼球。大师写的旅居笔记正好能试吃一下,尝尝味道,再去读较为沉...
评分茨威格在巴西,留下了许多传世作品,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悲歌般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与之相对的描写巴西的力作《巴西:未来之国》都是在巴西写成;在这里,他还完成了他“最后最大的神秘举动”——自杀。 我们今天有无数种方式可以了解巴西,我们欣赏巴西...
评分 评分《巴西:未来之国》 引子 斯蒂芬·茨威格 著 樊星 译 从前的作家在发表作品之前,总习惯写一篇短小的前言,声明写作的动机、视角以及目的。这是好习惯,能够从一开始就通过直接对话与读者坦诚相见,便于彼此相互理解。因此,我也愿以最诚挚的心意,告诉...
评分读《巴西:未来之国》是因为喜欢茨威格,读过他写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深深折服于他对人物心理细腻而精准的描写。此外,巴西是茨威格度过人生最后岁月的地方,在那里他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书成于茨威格去世前的一年,于是就想知道,在他...
旅游写作范本,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来读还是觉得收获很多就是明证。作为写作者,该以创作这种内容为目标呢,而不是写那些生命短暂的文字垃圾。
评分茨威格写给巴西的情书,巴西的历史、经济、文化、城市与宗教,巴西的贫穷与富贵、新生与古老、自然与人文、茅屋与高楼、黑人与白人、马车与汽车、沙滩与岩石、沥青与植物,茨威格说巴西之美在于“让所有的矛盾都能够和谐共存”。不无猎奇与理想主义色彩,巴西,或许正象征了茨威格心中那个平静祥和的幸福梦想。
评分典型的茨威格作品。文笔流畅,技巧娴熟,真诚的人文主义情怀。茨威格牛逼的地方就在一写作量极大,但是几乎没有失水准的作品,堪称高级文学职人。
评分茨威格这个人呐,还是理想主义,否则也不会自杀。这么多年过去了,巴西还是个未来之国。卖矿依然是经济支柱,政治依然贪腐低效,暴力犯罪依然屡禁不止。。。
评分世界上最好的巴西介绍书。我觉得首先茨威格把历史文化经济风貌写得富有诗意,然后由于他对欧洲的彻底失望产生的对比,巴西的所有在他眼里都是如此美好,甚至连贫民窟都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