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 《如彗星划过夜空》、《带一本书去巴黎》、《西班牙旅行笔记》、《像自由一样美丽》等。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本书分为“走路”与“读书”两个部分。作者旅居美国,延续自己一贯的风格,在不断的阅读和造访一个个城市、小镇时,信手拈来发人深省的故事。——“我们随着美国思想开拓者的足迹,在朴素的土地上行走,阅读他们留下的纸页发黄的字迹,也把看来、读来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不知道有没有人贴出来, 林达:社会最重要的是正义 发布时间:2012-11-12 16:50 作者:丁鸿富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6381次 采访:常识报刊亭 林达,是美籍华人作家丁鸿富与李晓林共用的笔名。他们出版的作品包括“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西班牙旅行笔记》、《带一本书去...
评分凡是林达的书必读。林达成了一个品牌。他们的深刻首先在于对美国民间生活的体验,尤其是对美国支柱——小镇生活的体验。然后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深入书本与历史现场思索,并与中国经验进行比较。古与今。中与西,行与读,思索与体验,形成一个思考火力的密集阵。硝烟散去,...
评分很久以前,无意中读到一段关于林达的介绍,立刻成了我心目中神仙眷侣的代表,在朋友那里看到一套林达的书,毫不客气,全部收刮过来。 《一路走来一路读》,这两天一直放在包里,闲了就拿出来看一段,我喜欢的文字风格,细腻冷静,观察入微。 政治、经济、宗教、...
评分不知道有没有人贴出来, 林达:社会最重要的是正义 发布时间:2012-11-12 16:50 作者:丁鸿富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6381次 采访:常识报刊亭 林达,是美籍华人作家丁鸿富与李晓林共用的笔名。他们出版的作品包括“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西班牙旅行笔记》、《带一本书去...
这本像拼起来的,系统性差些。
评分读多了就要警惕林达的书了,他的模式已经非常陈腐,对比的简单化、概念化,只报喜不报忧,基本就是简单的历史复述,缺少有价值的思考和真正有灵性的感受,你写了这么多文章,哪些是需要旅游才看出来的,基本不都是翻几本书凑凑就有了么。入门了解下即可。
评分读完美国的民主发现林达的书逊色了。
评分这本像拼起来的,系统性差些。
评分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而旅行本身,其实就是无尽的等待,所谓终点实在是幻梦一场。那么书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