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欧洲》主要内容:两位学者在平时的读书、写作生活中,向以挖掘史料、独立思考为乐事,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审视、批判自己所属的文化与社会。在此,他们带着各自的观点、问题与疑惑,闲聊历史上的欧洲或中国。闲聊跨越时空,远眺17到19世纪的欧洲社会,围绕着启蒙精神和公民社会两大主题,聊及政治理念、哲学思想、市民文化、宗教、民族、市场经济、革命、政党、全球化等等诸多方面,也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人物……
就像面对着蔚蓝深邃的大海,独自漂在岸边,被深深吸引却又茫然不知所措。 介绍 按惯例,先上豆瓣描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前所长陈乐民与巴黎第八大学欧洲近现代史教授史傅德 (Fred E . Schrader)的对话录。“对话”分启蒙精神和公民社会两大部分,是一种自由的...
评分《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对话:陈乐民 史傅德(Fred E. Schrader) 三联书店 现在我们所说的公民社会,……是指一个需要政治体制、互相联系、自我组织的社会。动力应当来自社会本身而非政治力量。政治家总在试图更正,却总在亡羊补牢。 我想有一点不一定在实际生...
评分陈东民說:直到如今,我想中国人还没有摆脱这种思维方式。先想好了社会形式,然后制定实现的计划。这样你永远达不到目标。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轨道。
评分1 从这本小书里我找到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支点,是史傅德在讲述公民社会在欧洲的诞生和发展的时候所力图澄清的,“公民社会相对于意识形态的独立性”,说白了,就是一个公民社会的产生,并不需要一个意识形态做为先决条件,或者以它做为理论的支撑。 史傅德强调:我们不能说我们...
评分《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对话:陈乐民 史傅德(Fred E. Schrader) 三联书店 现在我们所说的公民社会,……是指一个需要政治体制、互相联系、自我组织的社会。动力应当来自社会本身而非政治力量。政治家总在试图更正,却总在亡羊补牢。 我想有一点不一定在实际生...
: K504.07/7277
评分不明白三联为什么要配图,根本就没必要
评分还行吧
评分还行吧
评分简单清楚有启发意义的小册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