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所著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个基本的意思,是说明庄子的虚、静、明的心,实际就是一个艺术心灵;艺术价值之根源,即在虚、静、明的心。简单来说,艺术要求美的对象的成立。
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正文十章中,仅在前两章着重从哲学上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艺术精神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进行阐发,凸显出只有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而在后八章则着重通过对汉以后的绘画与画论的解读,揭示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对中国古代绘画与画论演变的深刻影响。
由“乐”的读音想到的 有些东西,不是我们不懂,而是真不懂。 对于“乐”字,我们知道“快乐”,“音乐”,我们唐山有个“乐(音劳,四声)亭”,还有就是“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里边的“乐”读作“要”。村里的人,有的字的读音不太准,但他们读了一辈又一辈了。他们管“...
评分终于把《中国艺术精神》看完了,笔记也做完了。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和原来看过的外国人写的中国艺术史比起来,不知要甩他们多少条街。首先引用的资料非常丰富,这种积累是外国人很难达到的,而且就像题目中说的,中国人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解还是要远超外国人的。 这本书把中国...
评分终于把《中国艺术精神》看完了,笔记也做完了。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和原来看过的外国人写的中国艺术史比起来,不知要甩他们多少条街。首先引用的资料非常丰富,这种积累是外国人很难达到的,而且就像题目中说的,中国人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解还是要远超外国人的。 这本书把中国...
评分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美学思想的得失 ——兼论庄子艺术宗师形象的建构 文/顾一心 引 言 《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系徐复观先生继《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专著,也是在现代视野之下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奠基之作。该书体制宏大,创论颇多,主要对中国艺...
去年夏天最潮热的季节里,做了两万字的读书笔记,受到丁胖的好评。甚爱徐先生对庄子精神的分析。真是好记忆。
评分【藏书阁打卡】这是一本让人看着就想做笔记的书,内容翔实丰富,条理清楚分明。作者从孔子和庄子的思想开始,梳理中国艺术的核心内涵。第一章,作者细解了孔子与孔门如何从“以乐复礼”渐渐变为“以文载道”,既然是“为人生而艺术”,沉静的雅乐自然抵不过感官刺激,备受孔子重视的雅乐,反而失传了;第二章开始,作者把重点放在了庄子的艺术思想上,从“游”的无用而和谐,到心斋的“虚静明”,以此为基础,观察四季流变的大美,感受到天地的“气韵生动”,进而发展出魏晋玄学,推动了“空、静”的山水画的兴起,之后“观之艺术”的画,配合“感之艺术”的诗,成为千百年承载中国文人艺术精神的主要载体,其中的脉络是紧贴着庄子,超越人事,“为艺术而艺术”的大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对史料的把握非常详细,一路从魏晋写到明清时期,全面同时也专精。
评分相较于文艺理论,与我来说,更像是启蒙励志书籍
评分【藏书阁打卡】这是一本让人看着就想做笔记的书,内容翔实丰富,条理清楚分明。作者从孔子和庄子的思想开始,梳理中国艺术的核心内涵。第一章,作者细解了孔子与孔门如何从“以乐复礼”渐渐变为“以文载道”,既然是“为人生而艺术”,沉静的雅乐自然抵不过感官刺激,备受孔子重视的雅乐,反而失传了;第二章开始,作者把重点放在了庄子的艺术思想上,从“游”的无用而和谐,到心斋的“虚静明”,以此为基础,观察四季流变的大美,感受到天地的“气韵生动”,进而发展出魏晋玄学,推动了“空、静”的山水画的兴起,之后“观之艺术”的画,配合“感之艺术”的诗,成为千百年承载中国文人艺术精神的主要载体,其中的脉络是紧贴着庄子,超越人事,“为艺术而艺术”的大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对史料的把握非常详细,一路从魏晋写到明清时期,全面同时也专精。
评分庄子以道来追寻人的生命本体价值,若用艺术的眼光来看,这便是人类最纯粹的艺术精神。艺术,从本质上是和人的生命存在相联系的,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灵魂栖息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