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樹誌
1937年生於浙江湖州。1957年考入復旦大學曆史係,1962年留校任教。現為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攻明清史、中國土地關係史、江南地區史,尤以江南市鎮研究蜚聲史壇。
代錶作品:《中國封建土地關係發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鎮探微》(1990年)、《萬曆傳》(1994年)、《崇禎傳》(1997年)、《國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2005年)、《江南市鎮:傳統的變革》(2005年)、《國史十六講》(2006年)等。
《國史概要(第4版)》對中國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時期迄至清代。內容不同於以往的社會發展史模式,而是展現中華文明的發生、發展與演變,以此作為國史主綫,演繹齣新意。結構不同於以往的章節目三層框架,而是分設專題,推陳齣新,刪繁就簡,突齣重點。
《國史概要(第4版)》結構的刪繁就簡,絕非以往多捲本通史的縮編。作者積三十多年執教與研究心得,廣泛吸收海內外學者新成果,加以融會貫通,力求體現學術深度。書中既提煉百傢之言,又構成一傢之說,進行瞭“直通”(通史)與“橫通”(斷代史)兼備的前沿研究。同時,《國史概要(第4版)》筆法簡練,圖文並茂,讓人喜聞樂見。精選的插圖,包括人物、文物、遺址、書影和手跡等,增添瞭可讀性。
《國史概要(第4版)》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奬,不僅是大學公共基礎課教材,而且可作為文史愛好者的自學入門讀物。
历史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类的现在和将来, 历史给人以智慧,教人以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邃眼光去看待过去,看待现在,看待将来,而不被眼前方寸之地所局限,不至于成为鼠目寸光的庸碌之辈。只有深刻地认识过去,才能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才有助于...
評分历史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类的现在和将来, 历史给人以智慧,教人以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邃眼光去看待过去,看待现在,看待将来,而不被眼前方寸之地所局限,不至于成为鼠目寸光的庸碌之辈。只有深刻地认识过去,才能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才有助于...
評分作为一本通史教材要把中国历史说清楚史很难的,不免有一些省略删减。可读性也比较强,一些细节也挺有意思的,比如对青铜器花纹的解释。还有一些内容是对其他大师观点的概括,比如秦统一的地理基础,但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比较新颖的。对于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酷刑手段描述的也很...
評分 評分经常能听到这样的问话:“我开始对历史有点兴趣了,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又比较通俗易懂的中国通史能推荐一下?” 《国史概要》,我个人觉得能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 《国史概要》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树志老师。之前有幸旁听过樊老师的国史概要课程,他似...
復習瞭一遍中國古代史,分為一百個小專題,有不少新觀點,作者大概喜歡木心和黃仁宇
评分原本是把這本書作為研究生復試的溫習用書來看的,但由於專業的突然調整中途便放下瞭。後來等到閑暇方纔陸續翻完,覺得相較北師大的古代史上下冊這本更加凝煉,專題也更突齣,對於各朝之間的過渡期也有涉及,沒有齣現朝代更替之間的空白。樊先生最專長的領域應是明史,但就在明史章節反而齣現瞭莫名的小說傢言的敘述,著實令人奇怪。另外,先生的市鎮研究在書中也有著墨。雖說是一本進階級的通史教材,但就通史本身而言,依舊隻是連綴斷代史而成的集子,沒有對整體曆史的分析。
评分沒怎麼細讀下去,感覺和一般的大學課本區彆不大。
评分梳理一遍
评分一開始我和幾位同學對本書還頗為不屑,認為編得太簡單太瑣碎……在樊樹誌高徒張海英教授的強烈推崇(考試用書)下,不得不重讀該書,發現其實沒有想象得那麼糟糕,基本史實講得還是很清楚的,而且很有故事性。深度上的欠缺,要讀通史,還是去找錢穆吧。畢竟,作為我校通選課的教材,要求也不能太高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