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吕思勉 中国通史 中国 通史 历史学 专集-吕思勉
发表于2025-04-01
中国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一经出版,畅销数十年,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物。《中国通史》分上下编,上编是中国政治史,讲了中国历史大事及中国历史的演变,下编为中国文化史,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本书不仅对想了解中国历史大事的读者有用,而且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原作上篇为中国文化史,下篇为为中国政治史,今为方便读者阅读,将中国政治史作为上篇,中国文化史作为下篇,文字做了少量的技术处理。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生于江苏常州,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著作宏富,有《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等。
大家手笔!吕老是读通了中国历史的通人,读其书尤如听吕老坐在沙发上对一群宾客侃侃而谈,闲话间就将上下五千年说了个通透。可惜文言及历史的根基太有限,对吕老的诸多妙谈不得领悟,但只是偶一议论和观点也足够我辈深思了。
评分了解中国大历史的好书
评分仔細拜讀方知完全
评分文章不长,但是知识量较大,相比那些长篇大论的史学巨作,确实够简略了。作者没有累赘复述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实际,最多也只是一笔带过,作者有许多自己个人的判断和表达。不过感觉作者多少带着点民族主义的情绪,对于异族统治时期表现出很大的愤慨。关于文化的论述,可能更加吸引我,历史的变迁,政治的变革,最终能够长久影响人民的,还是衣食住行方面。普通百姓对于生活上细节的变化,相比政治经济政策的改变,体会要更加深切。就像清兵侵袭江南,发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满族统治者明白他们需要从民间,从百姓的内心,深深地烙入汉族人战败的事实。这是征服者的耀武扬威,也是战败者的屈辱。但是现实就是如此,胜者为王,历史是留给胜利者书写的。
评分很精彩。
一 这部通史断断续续读了大半年才读完,实在不太容易。文字并不难读,内容也不晦涩,只是内容太多,不得不慢慢消化。 二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吕思勉先生真是博古通今,书中不仅涵盖了自炎黄至清末民初的政治史,更包罗了社会史和文化史,从婚姻、政体、财产、官职、兵制、刑...
评分吕思勉《中国通史》版本问题 因前期所购买版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3+2+1+6+521】(以下简称凤凰版)印刷质量颇差,插图草率,加之半白半文,读之倍感艰难,五十余页遍弃疗。近日购得吕思勉著《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15年1月,2(写在前面)+6(目录)+5(例言)+56...
评分贺卫方推荐的: 1、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广外翻译组译,商务。 2、佩雷菲特:《官僚主义的弊害》,孟鞠如、李直译,商务1981。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4、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
评分民国史学四大家:钱穆、陈寅恪、陈垣、吕思勉,其中以前两位最为有名,吕先生最不为人知。没能通读四位的作品,不好评论,但仅就这本《中国通史》而言,对吕先生的大家风范,已能感受深刻。 一方面是治学态度的严谨。书中征引繁复,所采的皆为正史,没有野史的八卦,也没有脑...
评分这个星期因为自己偷懒的缘故,只读了本书的第一二章,即《婚姻》《族制》二章。关于古代婚姻和族制,之前读的其他读物已有涉及,吕先生的论述则更为完整。当然,即使吕先生自述「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但是读起来还是颇有些费力。吕先生写作此书,文白夹杂,用字精...
中国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