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心靈

蘇聯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以賽亞•伯林(1909—1997),英國哲學傢和政治思想史傢,20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之一。齣生於俄國裏加的一個猶太人傢庭,1920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8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1932年獲選全靈學院研究員,並在新學院任哲學講師,其間與艾耶爾、奧斯丁等參與瞭日常語言哲學的運動。二戰期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1946年重新迴牛津教授哲學課程,並把研究方嚮轉嚮思想史。1957年成為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並獲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擔任牛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卡爾•馬剋思》(1939)、《自由四論》(1969,後擴充為《自由論》)、《維柯與赫爾德》(1976)、《俄國思想傢》(1978)、《概念與範疇》(1978)、《反潮流》(1979)、《個人印象》(1980)、《扭麯的人性之材》(1990)、《現實感》(19997)等。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英] 以賽亞·伯林
出品人:
頁數:258
译者:潘永強
出版時間:2010-7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11470
叢書系列:人文與社會譯叢
圖書標籤:
  • 以賽亞·伯林 
  • 蘇聯 
  • 政治哲學 
  • 曆史 
  • 文化 
  • 政治 
  • 政治學 
  • 蘇俄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收錄瞭以賽亞•伯林關於蘇聯的一些從未發錶過的文章。既有對二戰後他與帕斯捷爾納剋和阿赫瑪托娃等蘇聯作傢的幾次著名會晤的記敘,也有他呈交給英國外交部的關於斯大林統治下蘇聯藝術狀況的公文;既有對曼德爾施塔姆和帕斯捷爾納剋的肖像描繪,也有他訪問蘇聯後對蘇俄文化的印象速寫等等。以賽亞•伯林從身世與文化上都與俄國有著直接的淵源,對俄國知識階層有深刻的同情與瞭解,本書為我們瞭解蘇聯時期俄羅斯的文化生活一般狀況,以及知識分子的遭遇與命運,提供瞭非常珍貴的材料。

導讀推薦:

我與鮑裏斯•帕斯捷爾納剋和安娜•阿赫瑪托娃的會麵和談話;對他們簡直無法形容的生活和工作處境以及他們所遭受到的對待的認識;還有我得以和他們兩人建立起來的私人關係甚至是友誼,都深深地影響瞭我並根本改變瞭我的觀念。當我在齣版物上看到他們的名字,或聽彆人提到他們的時候,我會生動地迴憶起他們臉上的錶情、舉止和他們說過的話。直到今天,當我讀他們的作品時,仍然能夠聽到他們說話的聲音。

——《與阿赫瑪托娃和帕斯捷爾納剋的交談》

俄羅斯人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他們擁有無窮的創造力,一旦他們獲得自由,說不準他們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齣現一種新的專製主義並非沒有可能,但目前我還看不到有任何跡象。邪惡終將被戰勝,奴役正在走嚮滅亡,人類有理由為這一切而感到自豪。

——《不死的俄國知識階層》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二十世纪充满了悲剧,在这个世纪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的噩梦萦绕在人们心头还未散去,共产主义的铁幕降临人间。当饱经饥饿、贫穷、压制与暴虐的人们欢欣鹊喜的迎接着革命后的新世界时,却没有想到这个曾经深信不疑并保持着绝对忠诚的体制暴虐与专制的程度有过之而无...  

評分

十月革命过后不久的一个夜晚,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契卡军官勃柳姆金正醉醺醺地把即将被处决者的名字抄到空白表格上,曼德尔施塔姆突然迎身冲向勃柳姆金,一把抓过名单将其撕碎,随即冲出门外,后来是托洛茨基的姐姐救了他。以赛亚•伯林1945年造访苏联...  

評分

【以赛亚柏林的“多元主义”】 在以赛亚柏林的词汇中,“多元主义”是少有的几个带此后缀而具有积极含义的词语。其他的各种“主义”不是让人怀疑就是令人厌恶。 “目标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在他看来,乃是”迄今为止我所能发现的唯一的真理”。“有些至高无上的善(the Great G...

評分

这本书,我读了三天,读完后醍醐灌顶,耳清目明,思路开阔。由于这周时间太紧,我只能简单谈几点。 首先,《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是以赛亚•柏林关于苏联的一本文集,最早的文章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最晚的是写在1990年苏联解体,内容时有互现。书很短不...  

評分

作为曾经的俄罗斯人,后来的英国驻俄外交官和热爱自由的学者,无论从哪方面看,伯林对俄罗斯的持续兴趣都顺理成章。这册文集,除了最后一篇发表于苏联解体之后(1990年)的《不死的俄罗斯知识阶层》是较宽泛的时评类文章,其余部分都集中关注俄罗斯历史的黑暗时期。这段时期里...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於政府,對於政治,責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雖然不能改變,但是起碼要知道自己是怎麼被欺騙的,要瞭解中國,不能不去瞭解蘇聯

评分

以賽亞·伯林以審慎而冷靜的觀察:“因此蘇聯社會,就一般意義而言,還根本算不上一個civil society”告訴瞭我們前蘇聯的真相。俄國文學、詩歌、音樂本來群星璀璨,但被專製極權所戕害,知識人鉗舌沉默、神色無光,俄國文化淪落也就是不可逆轉的瞭。

评分

: K512.06/4949

评分

伯林在本書裏談及與帕斯捷爾納剋和阿赫瑪托娃的造訪,這是一次高規格的文學對話,對蘇聯文學的憂思和時事的看法引起瞭當局的不安,成為兩位作傢被非難的一大罪狀。這本書的其他章節,還有伯林的《俄國思想傢》,都與《娜塔莎之舞》形成對讀。伯林與費吉斯對蘇聯知識分子的瞭解與同情,深刻且感人。

评分

那麼能夠刺激深入思考的一本書卻被下麵那麼一些平庸的書評包裹著。我們遠遠可以通過伯林對蘇聯體製的描述與觀念化思考更多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