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社群”、“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它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
利奇所研究的克钦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不是一个语言学上的范畴,但可以认为是一个地理范畴、文化范畴,即居住在中缅边境克钦山区除汉人、掸人(即中国称为“傣”的族群)及缅人以外的所有山地人。 -为何模仿掸人? 掸人较为发达,是一种比较精致的文明形式,因此成了克钦人...
评分对上缅甸这么乱糟糟武装纷乱的山林野地。英国这个前殖民地宗主国研究的这么详尽。可见西方在中国附近国家地区间谍工作做的多么深入 对上缅甸这么乱糟糟武装纷乱的山林野地。英国这个前殖民地宗主国研究的这么详尽。可见西方在中国附近国家地区间谍工作做的多么深入 对上缅甸这...
评分对《缅甸》的解读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我的书评呈现的是此个历史时刻的我对此书的一种阐释。 以上声明类似于人类学家在做田野工作书写当地文化时,为了避免为写文化之流诟病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声明:我的民族志尽可能提供的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阐释。 民族...
评分在埃德蒙·利奇之前,提到族群内部的政治制度,往往把它纳入到整个族群文化当中考察,整个文化是自给自足的,没有外力干涉的闭合圈。这些论调也被称为均衡论(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整体论(马林诺夫斯基)、社会团结论(涂尔干)等。而利奇批评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模型,而...
评分对上缅甸这么乱糟糟武装纷乱的山林野地。英国这个前殖民地宗主国研究的这么详尽。可见西方在中国附近国家地区间谍工作做的多么深入 对上缅甸这么乱糟糟武装纷乱的山林野地。英国这个前殖民地宗主国研究的这么详尽。可见西方在中国附近国家地区间谍工作做的多么深入 对上缅甸这...
这本书搭配着《逃避统治的艺术》阅读,感觉甚佳。中国是一个能量巨大的文化“核反应堆”,克钦人与掸人社会文化中的诸多项是借用或濡化于中国传统文化,贡萨、贡劳、姆尤-达玛,盖房子要看风水等等,也有诸如幼子继承家业的变项。利奇想阐发的东西非常多:以语言定民族是愚蠢的,环境最多能造就作出选择的背景,但进行选择的毕竟是个人……尽管全书遍布艰难苦涩的地名人名,但是好书总是会在低基点上大刀阔斧的书写,利奇做到了,译者也不容易。
评分应该加到民族社会学必读书目里,对“民族认同”有人类学的解释。说到底自己批判别人太过“平衡”,自己还是在“动态平衡”……代译序算是否定了他的民族志材料吧……
评分Bravo !对结构or功能主义的突破,钟摆型政治论述,对民族志书写的反动,每一点都可圈可点。我在想思想史的一种弹性想法。
评分应该加到民族社会学必读书目里,对“民族认同”有人类学的解释。说到底自己批判别人太过“平衡”,自己还是在“动态平衡”……代译序算是否定了他的民族志材料吧……
评分光看书名很容易会错过这本书,遥远而翔实的政治人类学经典。在共同的文化氛围和神话体系熏染下,缅甸北部山区的克钦人和掸人有着明显的社会结构差异,而在这种层层分明的差异性中,某种显而易见的共性又同时蕴含交织。单独两个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不难,而人类学家则要花费更多心力尝试和一群陌生人建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