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世孟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五色考”(12CF085)。代表著作有《先秦色彩研究》、《中国色彩史十讲》。
一部中国古代色彩史即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古代文化史。
色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外在表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大到与神明的沟通、王朝的更替、社会的管理,小到个人命运、审美偏好,无一不受制于色彩。
本书从十个专题出发,以历史为序,将色彩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整体,在文献史料和美术图像的互证中,展开古代色彩背后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容。
从巫时代色彩的功用到春秋时期史上第一次流行色的出现;从战国出现正色与间色的概念到秦汉确立五色系统;从唐朝黄色为帝王专用到宋朝五色寄托国运的重任;从元明文人对五色系统的摒弃而崇尚色彩的简淡至无到清朝民间年画在五色框架下的实用性和自由发挥,一路梳理论说,条理清晰,兼顾了学术性和可读性。
五色系统与文化系统相生相伴,五色成为礼制的外表与手段,构建了中国传统的礼制文明。五色系统的发展史也即是一部浓缩的文化史。
1、本书内容详实,从巫时代色彩的功用到春秋时期史上第一次流行色的出现;从战国出现正色与间色的概念到秦汉确立五色系统;从唐朝黄色为帝王专用到宋朝五色寄托国运的重任;从元明文人对五色系统的摒弃而崇尚色彩的简淡至无到清朝民间年画在五色框架下的实用性和自由发挥,一路...
评分1、本书内容详实,从巫时代色彩的功用到春秋时期史上第一次流行色的出现;从战国出现正色与间色的概念到秦汉确立五色系统;从唐朝黄色为帝王专用到宋朝五色寄托国运的重任;从元明文人对五色系统的摒弃而崇尚色彩的简淡至无到清朝民间年画在五色框架下的实用性和自由发挥,一路...
评分对比网上比较火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中国色彩史十讲》没有“故宫”这个大IP有噱头,然而也避免了噱头的轻浮。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解释颜色只是从古籍的只言片语中找些颜色名字的出处,并不深入。 颜色,传统颜色,不仅仅是颜色,还有历史规制...
评分1、本书内容详实,从巫时代色彩的功用到春秋时期史上第一次流行色的出现;从战国出现正色与间色的概念到秦汉确立五色系统;从唐朝黄色为帝王专用到宋朝五色寄托国运的重任;从元明文人对五色系统的摒弃而崇尚色彩的简淡至无到清朝民间年画在五色框架下的实用性和自由发挥,一路...
评分对比网上比较火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中国色彩史十讲》没有“故宫”这个大IP有噱头,然而也避免了噱头的轻浮。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解释颜色只是从古籍的只言片语中找些颜色名字的出处,并不深入。 颜色,传统颜色,不仅仅是颜色,还有历史规制...
装帧用料十足,可惜内容毫无诚意。
评分中国人以宇宙为基础进行分类(如阴阳五行、四方八卦九宫),一切人事物(包括色彩)都基于此产生,其中互相联系,相生相克。从史前到清代,从齐桓公好紫到宋代冕服,再到晚明“以画载道”的清雅素淡的品味,每个朝代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文物加以辅助论证,就是前后一些部分有些重复赘述。还是喜欢史前和早期的美术考古,看到明清就没啥兴致了…
评分涨知识的浅阅读,前几篇比较吸引,明清部分略逊色
评分跟想象的不太一样,历史部分讲的太多
评分补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