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蟄存(1905—2003)
著名文學傢、翻譯傢、學者。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隨傢由蘇州遷居鬆江。曾先後入讀之江大學、上海大學、震旦大學法文特彆班等。1928年起,參與創辦第一綫書店、水沫書店,創編《無軌列車》《新文藝》等雜誌。1932—1935年主編《現代》雜誌。1935年編輯《文飯小品》,參與主編“中國文學珍本叢書”等。同時從事小說、詩歌創作及外國文學翻譯,是30年代極富影響的心理分析小說傢和中國文壇現代主義的推動者。1937年抗戰全麵爆發後,任教於雲南大學、廈門大學。1947年返滬執教於暨南大學、光華大學。1952年起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轉嚮古典文學、金石碑版研究。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學藝術傑齣貢獻奬”。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上元燈》《將軍底頭》《梅雨之夕》等;散文集《燈下集》《待旦集》《枕戈集》等;編譯《多情的寡婦》《域外文人日記鈔》《軛下》等;學術著作《唐詩百話》《詞學名詞釋義》《北山集古錄》等;主編《詞學》《中國近代文學大係·翻譯文學集》《外國獨幕劇選》等。
【編輯推薦】:
《唐詩百話》是施蟄存先生晚年以十年之力打磨而成的一部唐詩欣賞之書。他以自身學養和文學感悟用漫話的方式與讀者漫談唐詩,而終成“百話”。在讀解每一首詩時將一時代的曆史、一種詩體的流變及關於文學的知識一一道來,既有宏闊的詩史梳理,又有專門的個案考辨。選詩取嚮公允,又不乏個人識見,品評詩歌簡潔精準,文字更稱得上典雅曉暢。先生之著原為一般文科大學生所量身打造,而在傳統文化愈來愈受重視的今天,此書更加適閤所有熱愛古典文學、熱愛唐詩的讀者作為入門之書。一部“唐詩百科全書”,教你如何讀詩,鑒詩,作詩;錯過《唐詩百話》,就錯過中國傳統文化的華章!
【內容簡介】:
《唐詩百話》是施蟄存先生晚年創作的一部集唐詩研究和欣賞於一體的著作,旨在“用漫話的方式,自由活潑地與讀者漫談唐詩”,文風典雅、語言曉暢,於賞鑒中夾談典故的意義,每首詩所反映的時代、風俗,詩體的源流及關於詩史、音律和有關的文學基礎知識。
全書由“初唐詩話”13講,“盛唐詩話”29講,“中唐詩話”35講,“晚唐詩話”17講組成,另有“唐女詩人”“六言詩”“聯句詩”“唐人詩論鳥瞰”“唐詩絕句雜說”“曆代唐詩選本敘錄”6講專論,閤為“百話”。施蟄存先生選詩有自己獨到眼光,每講一詩務要選取一定角度,講齣新意或講齣相關詩史、詩體等的綜閤知識。講解既全麵又從個體藝術感知齣發,言之有物,簡而不繁,為讀者瞭解唐詩、鑒賞唐詩提供瞭入門之徑。
从前看白居易的名诗《花非花》,觉得它朦胧得可疑,据我的阴暗心理猜测,肯定有奸情。什么“夜半来,天明去”,活生生地宣告偷情嘛。 前阵子看了施蛰存老先生的《唐诗百话》,才知道是我猜测得过于保守了。原来它不是讲偷情的,而是讲招妓的。施老先生经过严谨的学术考证之后告...
評分1.仔细详尽,按时间顺序对唐诗进行讲解的一本书。 2.在例证时一般都用之前讲解过的诗,如在讲杨炯的《从军行》的用韵时,是用之前讲过的两首诗(王绩《野望》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来进行例证 3.在五一前的那次课讲到张继的《枫桥夜泊》,课上就夜半是否真的有钟声展开了讨...
評分 評分施蛰存(1905-2003) 作家、教授施蛰存沉寂文坛50年后撰著《唐诗百话》,自1987年问世以来,就饮誉海内外。我们知道,唐诗在学术界并非新话题,在当时及后世引发的言说层出不穷,而施著何以能异军突起脱颖而出呢?我认为其解诗的特点是: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 入...
評分读施蛰存的《唐诗百话》,讲到“还归细柳营”一句,作者说“汉朝的名将周勃,字亚夫,驻军在细柳营。后世诗人要提到军营,就用细柳营或亚夫营”。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这是比较简单的历史常识,在这本考证严谨的书里,出现这种错误,相当诡异,老施43年就在厦门大学开设《史记...
12月2打#施老選詩,常有奇突而齣人意料處,比起詩人與詩作在文史中的地位,更看重詩人在詩歌流變中的創新與影響,以及具體作品的承前與啓後、源流與餘緒,因而諸多熱門名篇棄而不選,卻轉而收瞭不少其他選本甚少收錄、詩文本身亦不甚佳的冷門作者與篇目,如用孟浩然《洞庭湖寄閻九》等三首來講初、盛唐五言律詩的格律,以李白《戰城南》闡釋古詩變為近體詩的道路以及正統樂府詩的模式,以韓愈《落齒》詩講“以文為詩”。施老解詩,倒是紮實的考證路子,擅於從詩之訛本、異本中查核、考證、辨析,多種版本互校,多種評述參照,明訓詁、通典故、考身世、察背景,常有彆齣機杼之處。作者論詩“以意逆誌”,以文本所體現的作者之意,逆作者之誌,雖非蓋棺論定,但也提供瞭多個維度的思考路徑。
评分19142.穩。
评分有很多觀點很有啓發性!對有誌於學寫詩的人來說也值得一讀,講瞭很多作詩相關的問題。
评分????????????????
评分❶選的詩都是唐詩中的傑作,每一首、每一句、每一個典故、每一個作者都講得透徹。一篇讀下來,對整首詩的理解就毫無滯澀,明明白白。而且不掉書袋,不用專業術語嚇唬人,文字特彆親切。 ❷從初唐到晚唐,詩歌從五言、七言、律詩、絕句、歌行體各種範式的特徵、發展過程、正體和變體都講得清清楚楚。 ❸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施先生把幾首同類型的詩放在一起點評的時候,能夠從文章的角度分齣每首詩的優劣來(看得齣施先生自己應該是會作舊體詩的)。每一首詩,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都說得有理有據,令人心服。 ❹詩歌的文本來源有齣處,有來曆,不同的文本誰先誰後,哪個是原版哪個是改過的,可以作齣大緻的辨析,增長瞭考據學的知識,像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讀一讀是大有裨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