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川靜,日本福井縣人,明治四十三年(1910)生。立命館大學法文學部畢業,文學博士。現任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國古代學。著作等身,自成一家。主要學術著作為《金文通釋》、《甲骨金文學論叢》、《說文新義》、《詩經研究》、《漢字》等書。
兩千多年前,黃土地上的先民愛唱歌。這些歌謠集錄在《詩經》這本古書裡,絲絲透露出古人的生活情調。當時的流行歌曲在吟誦些什麼呢?他們詠嘆愛情的歡愉,哀泣離婚的不幸,控訴政治的亂象,稱揚領主的美德,歌誦天地的神靈,美讚氏族的祖先;有思鄉的旅人,有流離的逃民。喜悅、悲切、期盼、思念、哀傷、憤怒、恐懼、莫可奈何。
但《詩經》這本書太古老了,語言文字的表達跟現代人不同,文學手法隱晦,生活環境的種種變化以及思惟世界的隔閡,現代人並不容易捕捉到古人的神韻。日人白川靜,突破中國傳統經學的包袱,開闢民俗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重新詮釋先民的民謠,刻劃先民的歌唱。他讓古人的心情活起來了。這本《詩經的世界》,帶領讀者層層深入古老的歌謠,一掘那幽僻不解的古代故事。
第87页 (解釋《月出》)各句之第三字,皆使用產生相同回響的音調,特著和諧之美。心若深潭,月光下婆娑起舞的女孩,動人的舞姿,緩和地,寬舒地,幾乎令人懷疑此曲只應天上有了。舞者很可能是巫女,“勞心悄兮”,不僅心裏憂愁,纖手亦似有不勝輕揮的哀歎。但哀歎不僅止於表面...
评分 评分第87页 (解釋《月出》)各句之第三字,皆使用產生相同回響的音調,特著和諧之美。心若深潭,月光下婆娑起舞的女孩,動人的舞姿,緩和地,寬舒地,幾乎令人懷疑此曲只應天上有了。舞者很可能是巫女,“勞心悄兮”,不僅心裏憂愁,纖手亦似有不勝輕揮的哀歎。但哀歎不僅止於表面...
评分《诗经》历经代代传承,在汉儒的诠释发展后终于被正式尊为经典之学,这意味着《诗经》成为入世之学,自西周初期产生至春秋中叶的成书,其内涵、意义皆被固化。源于古代歌谣的《诗》作为儒派提倡的“礼”之教化的文本,借着统治阶级的需要“登堂入室”,因此而失掉了很大程度上...
包括汉广在内的许多观点确实是独到且合理
评分原来我打了四颗星,后来想了一想,既然瑕不掩瑜,就给五颗星吧。
评分有点受不了的是,老是说《诗经》这篇诗不如《万叶集》,那篇可以媲美《万叶》
评分包括汉广在内的许多观点确实是独到且合理
评分豆瓣有篇“作为巫女控的白川静”很好的概括了这本书的脉络,就是用很多原始巫仪来解释诗。这个思路本身有新意,可惜的是白川静没有提供多少考古或者文献证据来旁证他的解释,就使全书显得一厢情愿地单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