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2)是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他是生物学家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但在学习了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胎炙人口的小说,并在20年代成为一个明星人物,其中,1932年创作的《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
《美丽新世界》是儿子借来看的,看完递给我说:你也看看吧。 他总是在看些我不知道的东西,小时候怕他成为文艺男,拼命把他往体育活动和理科男方向拉。看的都是恐龙、十万个为什么以及数学经典等等。但是大概从初中起风向变了,他自己找东西看,从欧美漫画到侦探小说科...
评分最初了解到《美丽新世界》,是在初中时读的《科幻世界》。后来读《娱乐至死》,波兹曼不止一次提到本书,促成了我对其阅读的机会。第一次阅读本书是在大学时代,距今也7、8年了。当时的震撼至今难忘,但也留下了诸多困惑和不解。在那时写下的书评最后,我曾写下一连串疑问: “...
评分 评分美妙新世界,初读后的震撼没有1984大,但是后劲确是大的可怕。看了几篇书评,有人说我们之所以厌恶这个世界是因为它没有自由,人们被幸福,也有人认为这种人人各司其职被幸福的状态很好。 首先什么是自由呢,如何判定被幸福就是不对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了,我没有那么高的学...
评分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读书会,主题乔治奥威尔,不外乎是谈《动物庄园》与《1984》。当时在场的更多人是更喜欢《动物庄园》,而我对那本书却没什么很深刻的感觉,只很喜欢《1984》。当然《1984》也是有不少讨论的,一片引申,而我却只在旁听与发呆,基本没有发言。只是现在回想起...
我们真的要这样吗?能感受到痛苦原来也是一种幸福。原来原始最初的经验是最后的终点,伟大的预言者的良心永不褪色。(反,我们的乌托邦,我们美丽的正义的世界,我们撕下伪装不得不带点轻松嘲弄的神色,即使很短,节奏不沉闷,却沉重,疲惫,这比托翁蝎子式的追问更让我迷惘,心灵掌握在我手中,将在阅读中对话、找到答案,那么世界呢?这个庞大的世界呢?我想警醒的意义是足够的,谁还是谁们将成为拯救世界的superman?)
评分远方出版社的,明显是盗版啊。图书馆有正版放贮存库,盗版摆明面上,真是悲剧。
评分得到的比读到的多
评分花城出版社
评分总算能在读到波兹曼《娱乐至死》开头比较《1984》和《美丽新世界》时问心无愧地点头了。《美丽新世界》是否可以被划归到科幻的范畴呢?一个个实验和技术似乎都有典出,比如,巴甫洛夫刺激实验等。(最近科幻读得有点多,大概说未来也未必都是科幻)越读到“野蛮人”在文明世界的遭遇,越有《黑镜》S1E2的感觉,多怕“野蛮人”最后同伯纳一样被规训,好在,他自杀了(倘若他继续生存在“文明世界”创造的培养皿和模拟环境之下,以“野蛮”姿态继续成为“文明”里的“野蛮”传说,那就更糟糕了),好在,华生先生还生存在海岛上,也不算完全绝望吧?毕竟还存在着边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