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土地勘测员。梭罗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曾在哈佛大学修读修辞学、经典文学、哲学、科学和数学。梭罗著有《瓦尔登湖》、《野果》等多部书写自然的作品,他的生活方式和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本书是梭罗的最后力作,是他倾注其生命最后十年的全部心血,陆续写成的一组有关野果的散文。与《瓦尔登湖》中的哲人不同,在本书中,梭罗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知识丰富的游伴和植物学老师,他满怀对大自然的神圣挚爱,以其仔细考察野外行程为线索,娓娓动听地详细描述了各类野果在北美地区的分布状况,它们的花期、结果的具体时段和各自形态等生命艺术,以及当地各类昆虫、鸟兽(如各种鸟、黑熊、松鼠、牛羊等)与之的自然关系。让人感到身边一切草木的和谐、可爱和宝贵,各类生命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的重要。
读《野果》(一):译序 据我所知,这是第一个中文译本,从这一点来说,这书值得一读。但同样的原因,想来不尽人意的地方肯定有。尤其是译梭罗的作品,英语当然是最起码要懂,文笔还要好,思想要能够理解梭罗的深度,而且还应该有一定的博物学的知识。条件这么一列,能够达到的...
评分有一段失眠的时候,我都看学术书的,为此由衷感谢罗兰·巴尔特。 现在不失眠,习惯使然,还是要看两眼书再睡,睡前看书选择很重要,拿上一本魔幻抓鬼的会做噩梦,看美食的会饿,看侦探会欲罢不能,要是本烂书会让人气得睡不着。 还有,要选看起来不费脑力,又随时可停下的那种...
评分每一次看到蓝莓加仑子以及黑布林上面的那层白色物质,都很好奇那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些进口的水果上都会长出这么一层奇怪的东西,看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那东西叫果霜。似乎不单单是进口水果,葡萄上也会有这种东西。小时候大人说,那是农药,初中的时候一厢情愿地觉得那肯定...
评分结束《瓦尔登湖》中的隐居生活,梭罗回到自己的故乡。随着四季轮转,寻找、观察、品尝着新英格兰大地上众多知名与不知名的野果,用自己笔记录它们的出现、繁盛、姿态、分布和与环境、虫鸟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它们的观感与利用。梭罗的文笔是世所公认的优美,即使写植物,也...
评分从1850年开始,三十三岁的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才开始专门记录对康科德的自然观察。 离开湖边的小木屋之后,梭罗开始周边的森林、湖泊、植物、动物展开了深入、持续的科学研究。一直到1862年去世,他详细记载了康科德小镇的物候,留下了数量惊人的手稿:354页种子的...
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观察和联想
评分梭罗是天生的诗人、自然之子,注定要像只夜鸟那样唱出最自由、最动听、最深情的歌声。
评分不能一口气读完,因为实在是太多知识点了。我要找个小本本记下来。
评分开不开心,惊不惊喜,出版社又骗我钱买书了,实在是太好看了。
评分西瓜是绿色的瓶子装了夏天的酒,草莓是一颗甜美的心,吃完就有了应对一整年的勇气。金句像秋天山里捡栗子一样,看两页就能扒拉出来一句,吹吹尘土摩挲一番,珍而重之揣兜里带回去。梭罗可以说是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