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彼得伯格 经典 入门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社会 美国
发表于2025-05-21
与社会学同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一部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一反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择要描绘了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充满人文关怀和反思性,深入浅出而不乏洞见,使初学者在轻松阅读中看到社会学事业的宏观图景。
——刘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描绘的社会学是一种能够把个人情趣与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专业智慧与常人关怀结合成一体的学科。社会学其实比一般人心中的形象更加精彩。作者所描述的社会学是那种能够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个中不以为奇的现象中展现专业洞见的学问——这种学问会多一些人文情愫,少一些枯燥沉闷。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彼得•伯格(Peter Ludwig Berger, 1929- 又译彼得•贝格尔),社会学和神学教授,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29年3月l7日出生于维也纳,二战后移居美国,获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北卡罗来那大学、鲁特杰斯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现任波士顿大学神学与社会学教授,文化、宗教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主任。l992年,因其对文化研究的巨大贡献,奥地利政府授予其“Mannes Sperber”奖。
伯格的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他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认为知识社会学的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迪尔凯姆表述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所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做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的常识性道理。伯格还把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和现象学的方法运用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提出“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其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理论及宗教世俗化分析,对宗教学和社会学都产生了影响。
伯格著作颇丰,独著、合著、合编的著作有十几种,其代表作有:
《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2005)
《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2004)
《给笑声正名:人类经验的喜剧性》(1997)
《现代性、多元性和意义危机》(with Thomas Luckmann, 1995)
《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1991)
《现代化与家庭制度》(1990)
《资本主义革命:关于繁荣、平等和自由的50大命题》(1988)
《飘泊的心灵:现代化过程的意识变迁》(1985)
《家庭之战:夺取中场》(with Brigitte Berger,1983)
《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与超自然的再发现》(1970)
《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精要》(1967)
《现实的社会构建:知识社会学论纲》(with Thomas Luckmann ,1966)
《社会学入门:人文主义的视角》(1963)
等等。
经典的入门小册子。有意思的是,作为概览性图书,并没有依循常规罗列各派理论的异同、分枝、发展阶段,而是全书从个体VS社会,agent VS structure的视角,来组织材料,介绍各理论流派。
评分社会是个我们自己建构的牢笼——人们在社会和角色的牢笼中并未完全丧失主动权——不存在没有选择只存在拒绝选择——社会并没有令人绝望到使得改变成为不可能的存在。(但问题是一个木偶的拒绝演出又能带来什么呢?罗莎帕克斯?郝劲松?还是一个笑柄而已,就像那个被群嘲的拒绝换票的人?
评分经典的入门小册子。有意思的是,作为概览性图书,并没有依循常规罗列各派理论的异同、分枝、发展阶段,而是全书从个体VS社会,agent VS structure的视角,来组织材料,介绍各理论流派。
评分好久没看到让我心跳加速的书了,彼得伯格简直是我肚子里的蛔虫!!!遇到这样的社会学家就果断嫁了吧
评分从人文视角来理解社会学,行云流水,才华横溢,不是教科书的路子,看似闲谈,功力深厚。让人读完对社会学肃然起敬
游,可以悠闲游戏,是谓嬉游,可以激怀仗剑,是谓游侠。但不可以随波逐流,机械随团被各种忽悠导游导购。 这不是与社会学同游,而是与伯格同游社会学(这位导游不仅用自己的解说影响你的观感,而且也不可能带你看所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学伯格的理论姿态,与他同游于社会。...
评分 评分一句话概括:人文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学。 读后感: 这本薄薄的小书,到处都是隽永的文字。这些美丽的思考与意象,让我对社会学充满了好感。因为,书中人文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学,可以让人对生活少一些偏见、在社会旅途中多一点怜悯之心。 走在路上,看着来来往往、...
评分如果没记错,在你每次面临人生“转折点”之际(以前每到大型考试,为突显其重要意义,老师总冠其名曰“转折点”),身边的人,尤其家长老师还有各种打着关心你爱你的长辈,总会嘱咐一句,要学会适应新环境。当你毕业等于失业,彻底走向社会那天,他们更是语重心长告诫你,一定...
评分你眼中的社会学家是什么样的?在政府或者 NGO 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忙着发放问卷、研究统计数据的家伙?为政策制定者提出方案与建言的社会改良者?还是冷漠地观察着我们芸芸众生的科学家? 彼得·伯格(Peter Ludwig Berger)的[《与社会学同游》(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
与社会学同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