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天文 天文学 江晓原 历史 科学史 文化 科学史-中国古代 科普
发表于2025-02-10
天学真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天学真原(科学技术类)》正是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古代天学、历法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重新考察,从文化的角度,把对天学的研究放到整个文化的背景之中,通过翔实的资料,严密的论证,提出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天学一词所表达的含义,实质上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巫术。
江晓原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性教育协会副会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长期领导中国唯一的天文学史研究组,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
书中主要谈了中国天学与西方天文学的区别、中国天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历的性质、源流及文化功能,中国天学的起源与域外天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作者不仅力图跳出西方天文学的框架,还努力将对天学的解读放置在知识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通过“实证的研究”来探明所讨论的天学在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非专业读者对中国天学的理解。作者认为“天文”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就是“星占学”,并指出中国传统的星占学只是军国星占学,生辰星占学是由外传入的;书中批驳了中国历法为农业服务的一贯看法,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指出了天学与王权的密切关系;并通过对史志目录中天学书籍的著录情况的分析,指出天学是术数的灵魂和主干,并分析了七曜术在中国的盛行情况,显现了传统目录学的的功能。
评分其实我只是想看看天学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彻底的门外汉,最后两章完全在看热闹= = 前面倒是多有发明之处,例证很多很精彩,还可以顺便脑补左传[不过觉得大部分理论都是一些我以为是常识的学术化&系统化表达。找时间把天官书读了,然后七曜日和西方星期命名系统诡异的对应还是没搞清楚……
评分读过星占学与传统文化好多年后才想起补这本。前半本读的比较慢,后半本与星占学颇有重复之处。对天学的地位以及历书内容解释颇详。说起来明堂一节在中国神话哲学一书里的解读更进一步,而这本还是围绕通天与君权展开,对照之下也是有趣。
评分引征了很多文献资料稍微有点乱 到时候写读书报告的时候再仔细地讨论吧 应和《星占学与传统文化》合看 中国文化概论的老师确实有点坑
评分切实古史中你不知道或忽略的一个方面!
摘自:凤凰网 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通胜或者是历书这种书,是一种有时限的书,有时效性的书。就像一个罐头一样,上面印着日期,这个日期一过,这罐头就不能吃了。同样历书也是一样,对不对,日期一过,那就应了我们中国一句话那叫老皇历了,老皇历翻来还...
评分极好的一本书,纠正我们以往一些错误的认识。作者极力反对用西方天文学的框架来套我们古代关于天体运行的学问,并运用大量的资料、通过严密的思辨来说明中国古代“天体政治学”与西方天文学的根本不同。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为我们透露出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这对一向为祖先智...
评分摘自《科学•历史•文化》 作者:卢卫红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江晓原先生的著作《天学真原》之出版,在天文学乃至整个科学史界引起重大反响,获得诸多好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即使不同意该书立论者,亦不得不承认并钦佩先生的深厚功力。 正如刘兵先生在新版序中...
评分作者 张岱年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20世纪初年,国内一些研治经史的学者编印《国粹学报》,其后章太炎著《国故论衡》,又作了《国学概论》的演讲,于是国学的名称逐渐流行起来。称中国学术为国学,所谓国是本国之义,这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了。 中国传统学术...
评分作为一个天学门外汉,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天学真原》。 正如书名所示,江晓原在本书中力图给我们复原中国天学的真相,原有的真相,是这种意图促使我读完全书的。 在我们惯常接触的历史教材及科技史中,我们只看到列祖列宗们的智慧、科技成果。然而,这些成果...
天学真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