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之后从事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攻读博士,1992年赴美国,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副教授。
作者长期从事西周时期考古和历史,特别是西周金文的研究,为西方中国早期研究的重要学者,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著有中、日、英文论文数十篇。另著《西周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将刊。
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
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联系地表形态的特征,分析和说明了西周的政治体系是如何并且为何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而最终导致了西周国家的解体和王畿的崩溃。
和西方的封建制度不同,西周的天子是凌驾于诸侯之上的,拥有行政和宗教权威。西周初年,西周占领了崤函两点一线的要地,同时以血亲和姻亲实行分封,巩固了灭商与东征的成果,极大地扩大了周人的政治和文化影响。然而,西周的王业自昭王南征后开始衰落,由于采取封土酬职,王室...
评分周史札记#1:封建制:一个工作定义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356.html 发现不少学者都拒绝承认这个或那个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其中当然涉及对历史事实的不同认知,但更多是出于对“封建”定义的分歧,这也要怪诸如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这样的经典作家将封...
评分非常精彩,梳理了西周研究中的许多重大而又似是而非的问题。好的方面就不多说了,仅提出两点可商榷之处。 1. 第四章西周灭亡的地理考订,只分析了西申的地望,但是却没有探讨鄫国的地望,而是考察了另一个关系不大的吕的地望,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灭亡西周这个大事件上,鄫...
评分 评分相当好的历史学著作,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好到什么程度呢?哪怕在极度拥挤的北京地铁4号线早高峰上也能安下心来读。 作者对地理的熟稔让人难忘,通过地理-传世文献-考古报告-金文的完美结合,成功的还原了西周国家所面临的地缘形势及其危机。 作者还对西周国家的政治、经济结...
因为涉及太多考古学和训诂的内容,我不懂。所以不打分也不评价。
评分因为涉及太多考古学和训诂的内容,我不懂。所以不打分也不评价。
评分若说王室内部党派斗争一定程度上拖垮了王朝,那么这些党派跟地方诸侯又有什么样的复杂关系呢?如果说地方诸侯离散了王朝的力量,那么东迁过程中的诸侯勤王又如何解释呢?
评分讲甲骨文,解诗经,很有意思的一本历史书。
评分作者考古出身,考古材料运用得当,但传统文献掌握不精,而且限于乃师夏含夷的说法,过信今文竹书。方法论上可取,但前人大多已稍微透露端绪,作者不过引申。翻译的文风不喜,以后只看原本或许会好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