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宋立國之始,遼宋便處於對峙狀態。宋太宗繼位後,平定南方,國力因之大盛,一改之前對遼守勢,齣兵滅瞭北漢,揮師伐遼。
高粱河之戰是遼宋主力首次正麵交鋒,卻成為兩國命運的重要轉摺點。這一戰,趙光義中箭險些丟瞭性命,乘驢車狼狽逃走。這一戰,北宋積蓄幾十年的國力毀於一旦,從此遼強而宋弱。這一戰,耶律休哥自薦請纓,一戰成名,此後統領遼軍屢挫宋軍。這一戰,遼國成為威壓北宋、雄踞北方的龐大帝國。
1004年鞦,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大有一舉滅宋的架勢。宋真宗要避敵南逃,卻被寇準力勸到澶州督戰。萬萬沒想到,此役竟再次改寫兩國命運:遼軍孤軍深入,又摺損瞭先鋒大將,軍心動搖,節節敗退;宋軍則因皇帝親徵,寇準坐鎮指揮,士氣大振。最終兩國議和,訂下著名的澶淵之盟。
此後一百二十年間,遼宋不曾兵戎相見。北宋進入繁榮期,齣現瞭宋朝三百年間*的盛世——鹹平之治。其後,皇後劉娥攝政的天聖朝、膾炙人口的仁宗朝相繼來臨……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大宋朝的武力估計就是毀於趙光義和曹彬的各一次隻身逃離戰場吧。文風略感有點繞。
评分過度的口語話並沒有強化可讀性,反而顯得隨意。積貧積弱的開篇。。。趙光義啊!
评分最近太忙,看的很慢。太宗真宗的故事讀瞭很久。最惋惜就是太宗立誌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惜最後功虧一簣啊,把傢底也敗的差不多瞭。太宗對太祖的後代下手也夠狠的。真宗的檀淵之盟倒是意外的為大宋和大遼奠定瞭那麼久的和平。(2019-10讀完)
评分書捲二從宋太祖趙匡胤於976年去世傳位給他弟弟宋太宗趙光義開始。到宋真宗趙恒1022年去世結束。趙光義上颱,將對外變成瞭對內,武鬥變成瞭文鬥。趙恒上颱,在寇準的幫助下和遼簽訂瞭澶淵之盟,換來瞭短暫的和平。而後沉迷神化之事,勞民傷財。而宰相之位則在寇準,王欽若,丁謂,李迪間來迴拉扯。
评分揚北宋趙光義,抑西夏李元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