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1976年生,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論文《中國古典小說迴目研究》獲2009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奬,2010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奬,2012年由北京大學齣版社齣版,並獲第七屆全國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三等奬、第八屆鬍繩青年學術奬提名奬。齣版古籍整理類著作十餘部,在《文學遺産》《文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讀書》等刊物發錶論文近百篇。
日本書肆較國內若有若無之舊書攤不可同日而語,許多書肆都有數百年曆史,甚至就默默地杵在鬧市中心。無論生意好壞,一般店主都將其看作祖上基業而盡量維持,加之日本藏書未經兵燹,故貨源亦足。加之自楊守敬以還,國人嚮有至日訪書之佳話。故作者至日便發願搜羅日人所刊漢籍之足為國內古籍之補充者。孜孜以求,以迄於今。求書之過程,苦樂備嘗。
作者慕楊守敬《日本訪書誌》及葉昌熾《藏書紀事詩》之作,故依其例,稍加變通,撰寫此書。內容以書店為綱,一可為此後遊日訪書者之指掌,二可瞭解日本(尤詳於京都)書肆之概貌與風情,三亦不至演為純粹之古籍介紹。每文依葉昌熾例得詩一首,以紀其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體例依藏書紀事詩,先得書經過,後對版本,流傳等詳加考證。初讀還行,後來讀之無味。讀到考證羅大經生卒和書籍篇數時,衍生去讀王瑞來考證他八年選官經曆,收獲頗多。
评分日本的唐本價格早已不低,和刻精品亦難尋覓,今年找機會要去逛逛京都的古本屋,雖然也不能抱太大希望。這幾天翻這本書時,一直會想到一位老朋友,他過去常稱和刻為“小垃圾”,如今態度多少有點改變,書齋名也取為“看和”瞭。
评分日本的唐本價格早已不低,和刻精品亦難尋覓,今年找機會要去逛逛京都的古本屋,雖然也不能抱太大希望。這幾天翻這本書時,一直會想到一位老朋友,他過去常稱和刻為“小垃圾”,如今態度多少有點改變,書齋名也取為“看和”瞭。
评分1.“禮”失而求諸“野”,漢籍佚而訪和刻,失得之間、得失之間,時空轉換,心情復雜;2.“求善本之網愈嚴密”,而撿漏愈難愈專。一則黃丕烈楊守敬時代不復存、即便島田翰長澤規矩也森立之時代益不可同日而語,搜求對象重點依次由宋元本——明清本——清民版。書籍刻本鈔本中珍本孤本一如理想中的大傢閨秀,不是待字閨中人不知就是藏之金屋,退求小傢碧玉也往往不可得,隻好再復退求諸鄉媛村妮者,一同此理,“時無英雄,使竪子成名”,寶之可也;3.訪書記錄匯總,收羅、編目,考索成書流布鎸刻印行來龍去脈甚有意趣,也很燒錢,小成之後遂不得不考慮所藏聚散問題,或買屋(集裝箱?)以貯,或散之民間(“XX文庫”?)。使有賢愚不肖子孫嗷嗷待沽,也並不減少訪求之樂。
评分書中提到的山本書店最近可以網購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