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 德国 历史 新知文库 文化 科普 美学 美术
发表于2025-01-13
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在这个艺术品占有和追缴的故事中,没有任何一方能置身事外。
如果当年希特勒考上了美术学院,还会不会发生后来的世界大战?历史容不得假设,但希特勒究竟有多喜爱艺术,却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本书是一部另类的艺术史,它不只是告诉读者希特勒的“林茨特别任务”是如何的黑暗和罪恶,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战时艺术品流通的链条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其中独裁领袖、下属执行机构、艺术史学者、画商、艺术中介人、艺术品原物主等在各个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背后的原因。可以说,多数艺术品的来源并非主动盗抢:第三帝国的臣民踊跃捐献,但却因为达不到要求而被拒收;犹太收藏人为了自保,主动卖画并为这项任务积极工作;欧洲各国的艺术品商人为了大价钱争相卖画给德国,甚至为了战后交易作废以便回收艺术品而拒开发票⋯⋯
今天来看这段历史,没有任何一方能置身事外,连站在道德立场的同盟国在战后处理艺术品的归还工作时,也没能抵挡住诱惑,他们无不在公、在私地用尽手段,从特别任务的收藏中捞取好处,土耳其甚至还冒认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文物。德国历史学家罗尔利用一份财产目录,首次精确地分析了希特勒及其代理人的收藏计划。一份遗物清单显示,191件收藏品在1945年后不翼而飞,本书所附的图片就是它们最后的身影。
哈恩斯—克里斯蒂安·罗尔(Hanns Christian Lohr),德国波恩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自2002 年至今在柏林自由大学国际文化公共媒体交流史研究室工作,著有本书及《铁腕收藏人:赫尔曼·戈林的搜罗》。
艺术是生活的放大,独裁者的欲望也是普通人欲望的放大
评分有人吐槽德国人文风,但我觉得是一本论文来的www一到七章介绍林茨特别任务的前因后果到美国苏联的各自心怀鬼胎的内容很有趣,后几章是以档案资料对整个事件的过程结果的推演分析,元首大楼索引和德累斯顿目录与最终林茨博物馆收藏目标的偏差,错综复杂的归还路径,可以看出1作者笔下希特勒的恶劣品味和用人多疑;2用法律机制来实施占有计划的官方行为;3学者、供货人、画商机构的合谋;4某种国家体制中的利益分割共性;5二战后对艺术品的处理并非是对整个世界的秩序重构,更像是利益制衡的抢板凳游戏。
评分艺术是生活的放大,独裁者的欲望也是普通人欲望的放大
评分独裁家的个人爱好成为纳粹集团的政治行动 “元首优先”到后期各方斡旋 面对国宝级的艺术品 双标都在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半本的篇幅收录了黑白图录
评分没有读完。但是它再次印证了某些主义、某些人是何等相似。大量插图却没有彩印,差评。
全书的82页记载: 在归还掠夺的艺术品时,居然还有想偷鸡的,土耳其人就想试试手气,顺手牵羊,想要捞一个妮菲蒂蒂的头像,更可乐的是居然还被老美看穿了。 妮菲蒂蒂头像也算是个很有名的文物,对于古埃及法老的谋杀事件调查就是由这个头像引发的,全世界考古者...
评分摘自第188-189页 “希特勒对风景和没有人物的建筑街景的偏爱,有时会暗示出,他缺乏社会性,对人没有感情。就连他对农民生活场景和事件的偏好,也是他意愿的表达,他想借此蒙骗人们,避免人们对他个人不稳定家庭关系的知晓,并为他的农民背景作辩护。 事实上,希特勒自己画的...
评分历史容不得假设,“如果当年希特勒考上了美术学院,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世界大战”这样的说法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而已,大可不必较真。但从另外一面来说,希特勒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持有对艺术的热爱?这也许可以成为阅读《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的一个起点。 《第三帝国的艺...
评分摘自第188-189页 “希特勒对风景和没有人物的建筑街景的偏爱,有时会暗示出,他缺乏社会性,对人没有感情。就连他对农民生活场景和事件的偏好,也是他意愿的表达,他想借此蒙骗人们,避免人们对他个人不稳定家庭关系的知晓,并为他的农民背景作辩护。 事实上,希特勒自己画的...
评分摘自第188-189页 “希特勒对风景和没有人物的建筑街景的偏爱,有时会暗示出,他缺乏社会性,对人没有感情。就连他对农民生活场景和事件的偏好,也是他意愿的表达,他想借此蒙骗人们,避免人们对他个人不稳定家庭关系的知晓,并为他的农民背景作辩护。 事实上,希特勒自己画的...
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