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 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 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 年起定居台湾。
作者八十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情致款款,令人慨叹。读者不仅由此得见钱穆一生的求学、著述与为人,亦能略窥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术概貌之一斑。有心的读者更能从此书感受到20世纪“国家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与钱穆同时的胡适、汤用彤、顾颉刚、陈寅恪等现代著名学人,许多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此书亦多有展现。
“苟入党,则成一党人,尊党魁,述党章,国人认余为一党服务,效力有限,余不入党,则为中国人尊一中国当代大贤,宏扬中国民族精神,一公一私,感动自别。” 摘抄此书原话一段。当时有人力劝钱穆入国民党,钱穆如此回复。就凭这句话,此书必读。
评分 评分钱先生之学问,仰慕久矣;钱先生之为人,却所知甚少。此等差错,实在有违史迁“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之雅训,更不副亚圣“知人论世”之灼见。 所以,书到手后,如饥似渴读之,如狼似虎阅之,如江河决堤,一贯而下。钱先生之文,因其早年熟习古文家之华章,晚年又遍览理学家之宏...
评分是夜,读宾四先生文,感其于文化之叹、于书籍之伤、于历史之真、于乱世之悲,心下大恸,悔生之甚晚,未能生而谋见,学其万一。愧生于太平,然碌碌庸庸,泯然盲从,不知所终。特摘先生文字一二于下,谨表礼敬之心。 “余前后五年购书逾五万册,当在二十万卷左右。历外薪水所得...
评分这应该是两本书。八十忆双亲比较短,师友杂忆比较长。不论长短,都是情真意切的回忆了当年人情世故,间杂著时自检自省自问。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如何成形延续,一生大事中多少细节堪记,在其简素、有趣的文字中栩栩如生。而且他基本还原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不避讳,不赘言。印...
“仅有理想不顾经验,此属空想。但只仗经验,不追求理想,到底亦仅是一习惯,将无意义可言。”
评分有意思
评分「读书记」《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钱穆作品 从2月21日至3月6日,历时近两周,终读完此书,意犹未尽。此书应该是我从读书以来标记最多的一本书。图片所摘处远不能够表示出这本书的厚重和精彩。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感觉有一位老人坐在旁边慢慢讲述他自己的一生,其情深款款,让我不得不为之感慨动容。之前读钱穆先生作品,就能感受到先生一生都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抗日期间成《国史大纲》一书,更是于民族危难存亡之际用满身情怀尽彼所能唤醒我民族之真精神。钱穆先生一生可以说是在“乱离中流浪里”,其大弟子余英时教授将其师一生用“一生为故国招魂”总结,是为先生一生精神财富的最佳总结!
评分八十八的高龄,回忆里有太多的好友离去。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迫与亲友分隔两岸难以再见。种种情愫,娓娓道来,读起来竟也不觉得伤感。
评分读钱先生此书,每每怅然。人生之追索,生活之苦乐,处世之所为,学问之探求,至于家庭、社会、历史、文化、国家、民族,每有所感悟,无不怅然。言语间无处不温情,却不时刺痛心灵。是好书,值得反复阅读,细细体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