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书肆较国内若有若无之旧书摊不可同日而语,许多书肆都有数百年历史,甚至就默默地杵在闹市中心。无论生意好坏,一般店主都将其看作祖上基业而尽量维持,加之日本藏书未经兵燹,故货源亦足。加之自杨守敬以还,国人向有至日访书之佳话。故作者至日便发愿搜罗日人所刊汉籍之足为国内古籍之补充者。孜孜以求,以迄于今。求书之过程,苦乐备尝。
作者慕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及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之作,故依其例,稍加变通,撰写此书。内容以书店为纲,一可为此后游日访书者之指掌,二可了解日本(尤详于京都)书肆之概貌与风情,三亦不至演为纯粹之古籍介绍。每文依叶昌炽例得诗一首,以纪其事。
李小龙,1976年生,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论文《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获2009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第七届全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出版古籍整理类著作十余部,在《文学遗产》《文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20.04.03 02B爱书之人皆为痴。去京都真得可以参考看,很详尽,好想知道旧书网站的名称,帮助会很大。东京的旧书店价格实在心惊,像我这种买书从来不问价格的人,也觉得下不去手。
评分日本访古书诗记,初级书虫真羡慕。
评分优点是:封面最漂亮,让人有买的欲望。缺点是:正文图片全是黑白且小,可惜。宁愿出100买本彩色大图,这属于胡说,呵呵
评分1.“礼”失而求诸“野”,汉籍佚而访和刻,失得之间、得失之间,时空转换,心情复杂;2.“求善本之网愈严密”,而捡漏愈难愈专。一则黄丕烈杨守敬时代不复存、即便岛田翰长泽规矩也森立之时代益不可同日而语,搜求对象重点依次由宋元本——明清本——清民版。书籍刻本钞本中珍本孤本一如理想中的大家闺秀,不是待字闺中人不知就是藏之金屋,退求小家碧玉也往往不可得,只好再复退求诸乡媛村妮者,一同此理,“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宝之可也;3.访书记录汇总,收罗、编目,考索成书流布镌刻印行来龙去脉甚有意趣,也很烧钱,小成之后遂不得不考虑所藏聚散问题,或买屋(集装箱?)以贮,或散之民间(“XX文库”?)。使有贤愚不肖子孙嗷嗷待沽,也并不减少访求之乐。
评分很有情怀的孜孜以求访书小故事 列举的书目真心是让人不感冒 但把求书觅书写出来也是有心 而且算是给自己这段情怀留个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