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展
日本著名社会观察家、社会消费现象研究者、阶层团块研究者。
著有《快速风土化的日本》《“便装女”的时代》《家族和幸福的战后史》等多部作品。
1958年生于日本新潟。一桥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1999年辞职创办了Culture Studies研究所,专事消费文化课题的研究。
三浦展创造出的“下流社会”一词,因本书在日本畅销逼近100万册,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成为专门词条。
曾经令日本骄傲的一亿中流阶层,越来越多跌入下流
遇到这样的社会趋向性挑战,是主动抗争还是被动接受?
知名社会观察家三浦展
完整剖析日本社会各阶层价值观、消费模式和思维差异
--------
▲ 日本书界销量逼近100万册的话题之王!
--------
本书所说的“下流阶层”并不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下层弱势人群,而是基本相当于“中流阶层中的下层”;而“上流”这个词指“中流阶层中的上层”。
“下流社会”这个术语一经在日本出现,立即引爆讨论。
1.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正在世界悄然成形,团块次代这些年龄位于三十岁前半段的年轻人中,阶级意识有向下流动的趋势。2.其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加入“下流社会”,社会下沉的拉力愈来愈大。3.作者反对阶级固化,希望通过“机会的全盘平等”来防止社会阶层向下流动。
--------
现在的社会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上下流分层的趋势,十年前写出来的可能性已变成现实浮出水面。——三浦展
遗憾的是,此书仅仅罗列了许多数据,但仅满足于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诠释,没有进一步对此进行剖析。当然,这个课题给任何人来写都会显得过于表面,因为解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行为是相当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除非是房龙先生来写,呵呵。 “下流阶层”在中国也占据着很大一部...
评分下流社会的男性最热衷于上网(注意是一整天),达95.8%。 同时下流社会的男性无法从自我主张的路中走出,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对社会不满。 第三点是,来自下流社会的人,只要就职成功就算跨入胜组。一旦就职成功,其安全感和满足感也更强。 三浦展《下流社会》中提到的这三...
评分不断开辟新天地,今天也试写一篇书评。 书名是《下流社会》,作者是日本学者三浦展。全书的内容都来自于一份调查问卷,分析了日本社会中产阶级的流失以及下流社会的逐步壮大。书是我坐在季风的关于日本文化的书架前一本一本翻阅过来才发现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本书在日本...
评分看了差不多一半才发觉,如果你不是专业的社会研究人员,那么你应该只需要看每一节开头的加粗黑字就可以了……如果你对这些黑字的内容有兴趣,那么也只需要再看看这一节的最后一两个自然段。 日本人写的东西就是格式严谨而内容力求精确啊~在任何一章的任何一个节提供的任何一...
评分还未详读此书,就此作为话题起点,散谈下所谓“下流族群”。 其实此“下流族群”很容易让人想起希腊犬儒学派的生活哲学,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宅”,不相信主流价值观——质疑“积极、上进”,并以自嘲“屌丝”解构“高富帅”,或许社会的层级解构从来具备犬儒们的生活场所...
主要是数据。
评分写于2005年的书,关于1970年代出生的日本人,竟然如此像今日中国城市的85后90后。日本果然是东亚社会先驱,里面有太多描述都可以作为今日中国年轻人的借鉴了。
评分可怕的是目前社会经济在退步并且没有回暖的趋势,大多数的人再无机会单凭努力就可以提升所处阶级。人们失去了向上的通道、信仰乃至努力行为本身。人们在不可得的境遇下在小确幸与断舍离里寻找着生活的乐趣与意义。看似普通又稳定的家庭生活,无暴力,不背叛,彼此扶持,无大意外,其实是最难达成的幸福。跨越阶级需要几代人持续无误的努力,摔下来却只要一瞬。当我们谈论现实时无法避而不谈利益,婚育不一定与爱情挂钩,但必定与经济挂钩。那些享受良好教育,获得优秀工作的人,往往早早就与同阶级结了婚,过着样板似的现充生活;那些处在下风的人已经无力幻想婚育,只能投身亚文化的兴趣方面标榜自己的独特以此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
评分写于2005年的书,关于1970年代出生的日本人,竟然如此像今日中国城市的85后90后。日本果然是东亚社会先驱,里面有太多描述都可以作为今日中国年轻人的借鉴了。
评分主要是数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