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贾樟柯 电影 随笔 艺术 理想国 电影人 传记 2018
发表于2025-02-07
贾想I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贾樟柯在2008到2016年间的文章、演讲与对谈,这些与电影作品并行的文字,记录下他电影内外的生活和思索,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呈现更为广阔和深厚的生命底色,也揭示出他电影的缘起和归宿。在电影中,贾樟柯记录下大时代里被政治打扰的个人和被时光遗忘的生命细节,凝视剧变年代里被权力和经济利益抛向边缘的个人,叙述在超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放下摄影机,拿起笔,烟雾氤氲中,贾樟柯向青春告别,却无数次忧愁上身,思绪飘回汾阳的街道、北京的胡同,想起县城的少年、百无聊赖的青春,缅怀文学启蒙的恩师,感叹与侯孝贤、杨德昌等前辈的交往与遗憾,也直白道明以电影打捞历史细节、对抗遗忘和反思历史的初衷。
◎作品看点
延续《贾想I》的深刻思索,更多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不一样的动物”贾樟柯、戛纳国际电影节金马车奖殊荣获得者,用电影去面对:无论哪一个时代,所有人都要经历的那些不可回避的艰难时刻。
贾樟柯说:“我所处的时代,满是无法阻挡的变化。拿起摄影机拍摄这颠覆坍塌的变化,或许是我的天命。”“行走和遐想,会帮我们清空身外之物,发现自我之小。持续的学习和思考,一直在帮助我压抑自我的膨胀。”
贾樟柯的最佳时刻,不是来自他的深思熟虑,而是他的敏锐与穿透力,他能意识到崭新的时代情绪,并且准确、迅速地表达它。——许知远
2000 年我正式回国定居,赶上贾樟柯在拍《站台》。他半夜三更把我和阿城叫过去,看他新剪出来的这部电影。那是夏天,马路上热得走几步汗都黏在一起。此后我陆续看他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电影——最近看到的就是《三峡好人》——我有幸能看到一个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和此后十年之间的作品。——陈丹青
“邮政绿”皮面软精装设计,适合随身携带,细细品读“柯长”对电影艺术、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贾樟柯
导演、制片人、作家。
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
1993年入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
【理想国·贾樟柯作品】
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问道——十二种追逐梦想的人生
15岁,我看到了《小武》,它给了我全新的观影经验,让我开始注视被主流叙事遗忘的个体。距离这部处女作上映过去了二十年,这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发现贾樟柯始终没有变,他一直是这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批评者,用影像,也用文字。 当我们越来越关注他的商业身份,这本书及时还原了他作为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以及作为影迷型/学者型的导演的形象。看他条理分明地阐述自己的创作构思和美学观念,就明白伟大的作品绝不可能完全出于潜意识。后期不少文章散见于新媒体,印象最深的一篇《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堪称第六代宣言,深沉的标题就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叙事散文也有从日常中提炼出来的哲理。 理想的生活也有可能充满艰难,但贾导的身体力行告诉我,只要坚持所爱、守住寂寞、常怀良知,人生就能走向一个开阔的境界。
评分文章不如贾想1,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这些发表出来的文章写作的时候都是受限的。贾樟柯大概是中国导演里写作语感最好的吧,典型的文青气质。
评分《贾想Ⅰ》回答的是为什么拍电影,拍什么,怎么拍。《贾想Ⅱ》回答的是电影与人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处理电影与人的关系。 贾樟柯一直在用电影的方式来叩问时代和社会的答案,无论是变革还是变迁,都是他电影和文字中的一种寻找,在多元的社会里面很难形成共识,但是他还是要做。
评分没有读1的触动惊喜,新十年的中国速度也拖拉着贾导无暇记录那些超载的记忆,三峡好人后他试着让那些人物挣脱。他拍电影不想再含糊,但阐释仍不容易。做一个沉入地下的行动派,影展艺线联盟,那些设想不合时宜地一一实现,消费者开始主导一切,而他们经验还未形成。领受了中年生活的滋味,明白个体经验应是创作本能姿态,放弃自怜的垂泪。未尝生活的我,渐渐也能从他于故乡的游走闲笔中,发现过去抗拒无比的真相,理解那些与故乡决裂或沦陷的个体命运。
评分《贾想Ⅰ》回答的是为什么拍电影,拍什么,怎么拍。《贾想Ⅱ》回答的是电影与人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处理电影与人的关系。 贾樟柯一直在用电影的方式来叩问时代和社会的答案,无论是变革还是变迁,都是他电影和文字中的一种寻找,在多元的社会里面很难形成共识,但是他还是要做。
读了大半,甚是喜欢贾科长的文字,就如同喜欢他早年的电影那样。想想原因,与其抬举自己,说自己的品味暗合他的影像和文字,倒不如坦白,承认纯属是实用主义心理作祟。他的作品完全是我捕风捉影的练习场,尤其早年的《小武》《站台》,片中场景与记忆中尘土飞扬的家乡县城很像...
评分【2000年前后,我特别想拍一部关于国营工厂,关于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关于转型之中工人处境的电影。那些50年代建造的煤矿、工厂、宿舍,散落郊野,他们过去曾经繁盛辉煌,如今走进新时代却万分落寞。推开工人俱乐部的大门,里面座位千席,可以想到过去群众集会...
评分编辑按:本文是贾樟柯为他的新书《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所写的序言。 飞机降落敦煌机场的时候,我似乎闻到了一股沙土味。舷窗下是一片未完工的工地,灰色的楼体被风沙缠绕,像筋脉粗壮的脖颈上飘着一块金色的纱巾。风沙成了这块土地上最柔软的部分,机场跑道在一...
评分前几天看贾科长的《小武》,有一幕在我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昏暗的舞厅里,伴着《爱江山更爱美人》,小武搂着梅梅,跳着时兴的舞蹈,忽然镜头一转,社会的边缘人小武仿佛成了快意潇洒的令狐冲,与各路朋友推杯换盏,这在一部极端写实的电影里宛若神来之笔,把我们的眼睛定在一...
评分贾想I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