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1860年9月21日病逝。
刚刚粗略地看了一遍,相见恨晚,我只能用下面这句话形容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果房子起火了,我只能选择抢救出一本书,那一定是叔本华这本。其他大多数书其实都是可看可不看的。
评分叔本华的哲学不为多数人所喜,是因为形式上的悲观主义。由于人们习惯了使人眼瞎的“欺瞒之网”和“摩耶之幕”,对生命本质的不甚探求,对存在的盲目乐观主义,对意志的奴性屈从,导致了潜意识中的“悲观禁忌”。 所有伟大的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和伟大的...
评分 评分刚刚粗略地看了一遍,相见恨晚,我只能用下面这句话形容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果房子起火了,我只能选择抢救出一本书,那一定是叔本华这本。其他大多数书其实都是可看可不看的。
评分这个翻译太垃圾了吧!!!!!!!
评分第一篇论表象;第二篇论意志;第三篇论艺术;第四篇论伦理。认为在作为现象的世界里不仅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损失,也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收获。意志相当于一个没有生命的容器毫无价值。而理念如同一个拥有繁衍生息能力的有机体只对艺术有价值。而具备掌握艺术能力的少数人都具有疯癫本性,没有宁静就不会有真正的愉悦。既想要生活又不想痛苦这根本是矛盾的。而后又极力批判在教义中加入了对自杀劝告的斯多噶派,甚至不惜将自杀贬为白痴。并且反复强调哲学的本质是不具实用性。通书读来不仅颠覆生命观,毫不夸张地平心而论,更有种如丧考妣无所依托的压抑。但是论述因果律、悟性,及反对自杀的教义,宜视其为西方佛经揣摩领会之。生之徒,死之徒。爱之徒,弃之徒。徒,既作门生之意,亦作徒然之意。
评分误打误撞在不太懂哲学的时候买的,读下来觉得翻译的还可以。 这本书是叔本华先生的成名作和哲学思想代表作,第一章讲表象,第二章讲意志,第三章讲美学,第四章讲伦理和解脱。由于已经读过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所以是对叔本华思想又一次完整的复习。 其实仔细想想,佛学的修行等级拿掉,不可名状的体系和叔本华的意志表象体系非常相似。当然佛学还有业报的概念,在这个问题上,叔本华没有正面讨论,只是表达了意志消亡之后的结束。 表象,客体,主体,意志,概念,理念,时间,空间,因果,离欲,解脱。等等等等,作者营造的哲学体系很完备,也只有具有完备体系,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哲学家吧。 还是很喜欢叔本华先生,读的过程中有特别多的感悟,终极问题的高度,读下来明显高于存在问题啊。
评分这个翻译太垃圾了吧!!!!!!!
评分误打误撞在不太懂哲学的时候买的,读下来觉得翻译的还可以。 这本书是叔本华先生的成名作和哲学思想代表作,第一章讲表象,第二章讲意志,第三章讲美学,第四章讲伦理和解脱。由于已经读过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所以是对叔本华思想又一次完整的复习。 其实仔细想想,佛学的修行等级拿掉,不可名状的体系和叔本华的意志表象体系非常相似。当然佛学还有业报的概念,在这个问题上,叔本华没有正面讨论,只是表达了意志消亡之后的结束。 表象,客体,主体,意志,概念,理念,时间,空间,因果,离欲,解脱。等等等等,作者营造的哲学体系很完备,也只有具有完备体系,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哲学家吧。 还是很喜欢叔本华先生,读的过程中有特别多的感悟,终极问题的高度,读下来明显高于存在问题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