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著有《中西同步与位移》《文本的肉身》《湖上吹水录》《诗的八堂课》等。兼写诗与随笔,有诗集《线装的心情》,随笔集《陆客台湾》《赖床》等。
本书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加以重读、复述与再解释,论证了自南朝文学起,经唐诗里的杜甫、李贺、李商隐,到宋词中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已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连贯叙述及说教倾向的独特传统,体现出文学精神的颓加荡,艺术理念的讹而新,语言形式的断续性与互文性。而这些历久弥新的现代性品质,为中国古典诗在现代语境里的转生提供了契机。
理论上说,自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成立以来,任何对古典文学的阐释都是一种现代阐释,江弱水先生的新著《古典诗的现代性》则是最新的一次实践。本书的特出地方在于,作者对这种阐释的“现代性”抱有明确的自觉,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提供的试纸和标尺,江先生对中国古典...
评分江弱水先生以西方诗学理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认为中国古典诗词在文学精神、艺术理念、语言形式等方面蕴含现代性品质,从而使其在现代语境里获得新生。这一视角蹊径独辟,别具一格,书内对一些具体的文本解读得异彩纷呈,让人惊讶叹服,比方对杜甫的《秋兴》八首的诠释,从冥...
评分整个在做翻案文章,准确的说,翻案之翻案之翻案——清代尊崇梦窗无以复加,胡适以来打进另册,至叶嘉莹又恢复其地位,江弱水又试图推翻叶嘉莹将其贬回所谓“不成片段”。 某些地方说的有一定道理,比如梦窗喜重复、蹈袭,但是这样的为找毛病而找毛病很没意思,整个一章在挑刺...
早就读完了,总觉得江弱水的研究存在某个本质性的误区,但一直没想明白。前两天聊天才终于想通。江弱水一直致力于打通古典与西方差异性之处(或者说从差异性中寻找同质性),但实际上,差异性本身就不是为了打通而存在的。也正是差异性,使中国古典成为古典,西方成为西方。所以他从根本上就弄反了。
评分大三写姜夔论文时看的,当时真实生气。阐释的游戏,很有想象力,然有些地方近似于胡扯。
评分按需。
评分早就读完了,总觉得江弱水的研究存在某个本质性的误区,但一直没想明白。前两天聊天才终于想通。江弱水一直致力于打通古典与西方差异性之处(或者说从差异性中寻找同质性),但实际上,差异性本身就不是为了打通而存在的。也正是差异性,使中国古典成为古典,西方成为西方。所以他从根本上就弄反了。
评分换了一种角度看问题。但我始终没法接受说,六朝宫体诗的艳俗肉欲,是因为佛教的把欲望放大化的特殊教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