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普顿·塞兹 Hampton Sides,美国历史学家、记者,《户外》杂志的获奖编辑,经常为《国家地理》杂志撰稿,还是畅销历史著作《恶魔踪迹》《血与雷》《幽灵士兵》的作者。他与太太安妮和三个儿子一起住在新墨西哥州。
译者 马睿,文学硕士,毕业于北京 外国语大学,拥有17年专业翻译经验,曾长期为主要国际机构和商业公司担任译员和术语编辑,在翻译技术和术语标准化国际合作中担任重要协调角色,出版过有20余本中英文译作。现为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签约译员。
1879年7月8日,德隆告别了年轻的妻子,带领美国军舰珍妮特号从旧金山启航了,时逢“北极热 ”,前来送行的人群欢呼雀跃。德隆领导着33人的团队——带着一个年轻国家想要跻身世界强国的远大抱负——深入那些从未有人探索过的海域。
船刚到白令海峡以北,便陷入一块大浮冰中动弹不得。经过两年的困顿航行,船体受损严重,珍妮特号最终葬身北冰洋底。探险队员们彼时身在西伯利亚以北近1000英里的冰盖上,孤立无援,只有三条敞篷船和勉强维持的补给。
他们就这样开始了漫长的、决定命运的冰海远征——历尽艰险,被视为有史以来人类为生存而战的最伟大战斗之一。面对从雪盲症和冻疮到肆虐的寒风暴雪和神秘的冰上迷宫,探险队与疯狂和饥饿搏斗着,孤注一掷地朝西伯利亚海岸行进。
我一开始觉得前一百页对于这次远航的准备工作、资金支持以及舆论导向交代了的过于详细,但看到最后,深觉得这种商人的唯利是图与探险员们的勇敢精神坚韧意志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本书除了展现了这次北极探险的种种之外,也让我们不禁思考这种探险的意义,正如书的结尾艾玛...
评分 评分 评分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清晰的叙事风格,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再加上译者优美的文笔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讲述了1879年一支美国探险队历时三年的北极探险故事。 经过南北战争重新统一的美国,致力于国内重建,很快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876年,恰逢美国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的...
评分以下含轻微剧透。 作为非虚构类文学作品,故事是死的,但人物是活的。如果读者知道了结局,还能津津有味的读下去,那就是作者的塑造人物功力。 贝内特 他是一个媒体大亨,也是北极探险的资助人,有钱任性,敢想敢干。为了报纸热卖,不惜制造耸人听闻的假新闻,结果不但没受到谴...
好看。可拍成大电影。冒险、勇气、情感、挣扎、营救、回忆、希望、怒海波涛、极限生存、资本角逐、团队精神、国家主义、极地的风景、未开发的荒原,以及镜头切换中的文明社会……吸引人的元素一大堆,且杂糅得很自然。
评分牺牲永远比安逸高贵,无私的生命在孤独的死亡中得到升华,世界因为苦难的赐予而变得更加丰饶
评分兼具文学的魅力和史学的真实。情节精彩,细节丰富,节奏紧凑,译文流畅,我认为是目前我看过的甲骨文系列里最好看的一部。她是勾着你走的一本书。
评分兼具文学的魅力和史学的真实。情节精彩,细节丰富,节奏紧凑,译文流畅,我认为是目前我看过的甲骨文系列里最好看的一部。她是勾着你走的一本书。
评分荡气回肠!船长最后竟然牺牲了,不愿相信;奇普小分队有点惨,从杳无音信到毫无存在感;贝内特的形象真的太适合拍好莱坞传记片了;幸存的英雄们此后的人生过得也并不怎么样,英雄终归是要回到现实的;最后,开头几章对大时代的交代颇有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