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明史 王崇武 史料 明清史 明 文献 正史 杂史
发表于2024-11-21
明本纪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明本纪》一卷,作者不详,记朱元璋事迹,起自濠州从军,止于洪武五年。著名明史研究专家王崇武先生论证其成书在今本《明太祖实录》之前,可能是修纂《太祖实录》之原料,也可能抄自《太祖实录》初修本,是研究明初史事的重要文献,史料价值甚高。王崇武先生校勘《明本纪》各主要版本,并将其与今本《太祖实录》等书逐事比对,再加按语辨其异同,考其本末,精辟见解颇多。
王崇武(1911-1957),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自1937年起就职于中研院史语所,专攻明史。194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治明清时期中西交通史。1953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研究员,曾参与标点本《资治通鉴》的整理工作。
我想作诗,写雨,写夜的相思,写你,写不出。
评分对史料源流辩证详细,对史源学学习颇有帮助。
评分滁阳王死后文风明显变化,太祖早期的事迹有可能取材于别处,也远没有那样“神睿”,与实录相比大概更接近真相。事实上早期部分应该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王崇武先生以实录对比之,多赞成本书的记载,可见官修史书亦“后出转精”,修饰更胜。不过润色后的记载,其条理性与可读性确实要远强于本书拙朴的文字。后半部分和通常的本纪文风区别不大了,并且过于简略。想到费聚早年的从龙之功,其结局难免令人叹息。明代史料武官文臣的“群像化”特质较为明显,个人还是更偏爱中古一些。
评分滁阳王死后文风明显变化,太祖早期的事迹有可能取材于别处,也远没有那样“神睿”,与实录相比大概更接近真相。事实上早期部分应该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王崇武先生以实录对比之,多赞成本书的记载,可见官修史书亦“后出转精”,修饰更胜。不过润色后的记载,其条理性与可读性确实要远强于本书拙朴的文字。后半部分和通常的本纪文风区别不大了,并且过于简略。想到费聚早年的从龙之功,其结局难免令人叹息。明代史料武官文臣的“群像化”特质较为明显,个人还是更偏爱中古一些。
评分王崇武先生以 此書所記比之於實錄更為穩妥可信。
《明本纪》作者已经不可考,但是王崇武先生判断这本残卷为太祖朝实录的原始文本之一。我们知道《明太祖实录》曾经三次修撰,一修于建文之时,二修于永乐之初,三修于永乐九年。按照明代实录“焚草液池,一字不传”(郑晓《今言》)的传统,实录最初的文本应该早已经被焚烧,更...
评分王崇武先生的《明本纪校注》,大概是中华书局“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里最薄的一本,正文一共只有一百二十一页,但它所含有的信息量却不低。在读此书的时候,联想起网络上一些看法,我便产生了一些不吐不快的想法。这些想法不是基于书的内容本身,而是由本书所述而引申出...
评分王崇武先生的《明本纪校注》,大概是中华书局“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里最薄的一本,正文一共只有一百二十一页,但它所含有的信息量却不低。在读此书的时候,联想起网络上一些看法,我便产生了一些不吐不快的想法。这些想法不是基于书的内容本身,而是由本书所述而引申出...
评分王崇武先生的《明本纪校注》,大概是中华书局“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里最薄的一本,正文一共只有一百二十一页,但它所含有的信息量却不低。在读此书的时候,联想起网络上一些看法,我便产生了一些不吐不快的想法。这些想法不是基于书的内容本身,而是由本书所述而引申出...
评分《明本纪》作者已经不可考,但是王崇武先生判断这本残卷为太祖朝实录的原始文本之一。我们知道《明太祖实录》曾经三次修撰,一修于建文之时,二修于永乐之初,三修于永乐九年。按照明代实录“焚草液池,一字不传”(郑晓《今言》)的传统,实录最初的文本应该早已经被焚烧,更...
明本纪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