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尔德·J·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 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作。一生著作颇多,主要有《历史研究》12卷,先后于1934-1961年出版,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另外还有《民族与战争》(1915)、《希腊的历史思想》(1924)、《1924-1938年国际事务概述》、《经受考验的文明》(1948)以及《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等。1975年10月22日,逝世。
第一部 历史形态 - 希腊模式 我们把希腊模式作为从地方国家向大一统国家过渡的典型。 在希腊模式中,我们看到人类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追求着创造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由极为多样的、独立的地方性政权提供的。直到彼此间的冲突——这是此类政权存在的代价——达到很剧烈的...
评分自小看历史,不管是《上下五千年》还是教科书,都算是编年史,而大了之后又接触到断代史。但总是有许多无法解释或者明了之处,哪怕是两者结合起来皆是如此。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偶然性?克娄巴特拉七世的鼻子真要是短一些会改变历史吗?后来看了例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之...
评分用斯宾格勒的语言来形容,文官制度是文明发展到烂熟时才有的产物,既表明文明已经达到晚秋的成熟阶段,末人可以透支未来,享受一时的欢愉,又预示着凛冬将至,文明距衰亡已经不远,只等待新一波蛮族从帝国边疆蜂拥而至,在枝叶枯朽凋零之后,以自身为营养,为新生的民族提供培...
评分这套书当然是很难读的,这套书也是很难看的。翻译家中郭小凌是很厉害的。北师大的教授,他的名声我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在翻看希腊的学术书籍时看到的,评亚历山大的文章,丝毫没有意识形态作祟,也使后生对他敬仰。当然敬仰的人还有其他,就是其他。假如你不把《历史研究》当...
评分序言 这两年来,我最着力用工的就是《史记》。前几年,针对朱熹和王阳明的比较阅读,引起了我对儒家学说和孔子的莫大兴趣,而了解孔子的时代,《史记》则是一条捷径。遗憾的是,琐碎而庞杂的春秋战国故事最终将我这个历史业余爱好者折磨的精疲力尽。我自觉驾一叶扁舟,为...
汤老作研究的方式和思考维度是值得学习的,可能后人多少有站在过他的肩膀上得出了更深入或确切的答案,但即便他的部分结论不能认同或者过气,仍要感慨本书是部大作,是其个人最佳代表/关于中华文明方面,始终觉得无法用西方那套公式代入,当然,文明有其共性,也有交融,但差异还是巨大的,另外所谓阴阳,其实你如何断定你认为的阳不是其历史进程中的阴,而你看到的阴未必不是一个文明的阳,就像西方自己的黑暗中世纪,只是相对于文艺复兴一说,中世纪没有发展只有停滞倒退已经是很落后的观念了,蛮族真的只有英雄时代而缺乏制度文明吗……
评分想象力不错,可惜,历史不是科幻!
评分棒喝
评分汤老作研究的方式和思考维度是值得学习的,可能后人多少有站在过他的肩膀上得出了更深入或确切的答案,但即便他的部分结论不能认同或者过气,仍要感慨本书是部大作,是其个人最佳代表/关于中华文明方面,始终觉得无法用西方那套公式代入,当然,文明有其共性,也有交融,但差异还是巨大的,另外所谓阴阳,其实你如何断定你认为的阳不是其历史进程中的阴,而你看到的阴未必不是一个文明的阳,就像西方自己的黑暗中世纪,只是相对于文艺复兴一说,中世纪没有发展只有停滞倒退已经是很落后的观念了,蛮族真的只有英雄时代而缺乏制度文明吗……
评分T1 【3.15 ~ 11.1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