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特(Lynn Hunt) 新文化史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她本人不仅在法国大革命史研究领域积极实践新文化史的研究主张,更先后主编了两部重要的新文化史理论文集——《新文化史》(1989年)及《超越文化转向》(1999年),从而确立了新文化史最基本的研究范畴与规范。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是作者对过去简单的政治史研究,转而探讨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因为在政治文化中,我们可以知晓在革命中政治行动的内在逻辑,理解革命者的价值、期望,以及固有的规则如何被表达并形成集体的意愿与行动。通过研究革命中的象征实践即特定的象征和仪式,亨特认为,革命者的政治实践并不是简单地表达着他们基本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事实上,通过他们的语言、象征、仪式和每天的政治行为,革命者重构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社会和社会关系。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被评为最出色的介绍新社会文化史的著作。作者从政治、文化和阶级的角度论述法国大革命的内在复杂关系,从而了解法国大革命史如何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易读、激动人心的读本。
如果说《旧制度与大革命》突然成了公开宣传的干部必读,那么这本书就可以成为配套读物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内部掌握的配套技术应对手册。 理论的密度远胜达恩顿,而细节分析(尤其是第三章的图像意蕴转换分析)也毫不逊色。翻译也不错。译者不时还认真尽责地给出了现有中译本...
评分大概算是後知後覺吧,儘管在06年就讀過了達恩頓的《屠貓記》,卻直到最近才忽然對新文化史開始產生一定的興趣,也想加強一些關注。對於新文化史的基本理論與發展歷程,我並沒有作系統的探索和梳理,而基本是在隨著興趣走。興之所至,有時不免胡亂翻書了。 出於對法國、巴黎的持...
评分大概算是後知後覺吧,儘管在06年就讀過了達恩頓的《屠貓記》,卻直到最近才忽然對新文化史開始產生一定的興趣,也想加強一些關注。對於新文化史的基本理論與發展歷程,我並沒有作系統的探索和梳理,而基本是在隨著興趣走。興之所至,有時不免胡亂翻書了。 出於對法國、巴黎的持...
评分如果说《旧制度与大革命》突然成了公开宣传的干部必读,那么这本书就可以成为配套读物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内部掌握的配套技术应对手册。 理论的密度远胜达恩顿,而细节分析(尤其是第三章的图像意蕴转换分析)也毫不逊色。翻译也不错。译者不时还认真尽责地给出了现有中译本...
评分林亨特的《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一书视角非常独特,有文有图,逻辑环环紧扣,让人读来酣畅淋漓。作为新文化史的杰出代表作,在书的第一部分“权力的诗学”中,林亨特分析了玛丽安娜、赫拉克勒斯、服装等象征的形成与变化,如三色帽是人民发明的,而玛丽安娜...
权力的诗学与革命实践的象征形式,还真是当时的学术风尚
评分两部分还是较难统合到一起的。而且第二部分稍嫌证据不足。其它的,很赞。
评分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看上去好玩,统计什么的确实不是学史者长物,但附录1的价值真的很高,因此一定程度上第二部分才告诉我们新文化史不仅仅是第一部分那样子,还建构在计量史学、克里奥学派的基础上。亨特对高毅先生也是很有影响的,这一点真是很有意思。学界对大革命的研究逐渐呈现的多派混同局面,到底是不是好事情呢?但是总之,无论是勒费弗尔、亨特、索布尔还是多伊尔,甚至是托克维尔,在当下大革命史研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至于在此之后的路,还要看看后世史家的力量了。私心以为,大革命史研究的下一个突破口可能是旧制度研究,考虑到英语世界对旧制度的考察太过粗放(汉语学界呵呵……),旧制度时代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法国史亮点……
评分大革命应该是一个时刻,就在这一时刻,人们发现政治是蕴含巨大效力的活动、意识转变的代理人,以及性格、文化和社会关系的铸模。在此意义上,“法兰西人民最有资格被膜拜、被憎恨、被怜悯,或者说,法兰西人民成了一种预警——一种绝对不容模式的预警。”
评分其实没读太懂,另外译者您能在修订能把人名再校一校吗?Edmund Burke, Mona Ozouf等怎么译得这么别扭呢,原本熟悉的人被你译成路人甲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