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弗雷德 W.克罗斯比(Alfred W.Crosby J R.),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地理、历史和美洲研究的荣誉教授,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他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在研究,为何欧洲会在历史上崛起?和许多历史学家探索的路径不同,作者深入人类生存的生态方向,揭露了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史。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内容简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开东西半球不同大陆之间全面交流的大序幕后,对西方世界和美洲来说,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个迥异的世界互相打量着陌生的对方,在好奇心、冒险精神和可观利润的驱动下,从开始谨慎地互相试探,很快发展到勇往直前的深度接触。 如果把西方文明...
评分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一书,开创了从生态的角度和疾病的角度来解释世界和历史的先河,读起来酣畅淋漓,停不下来。 人类天性是追求逻辑和原因的,凡事总想找出一个所以然,回顾历史,解释世界的角度约略以下几种: 1 很多蒙昧时期的人不以自己蒙昧无知,信心勃勃的承认了...
评分 评分一、克罗斯比的生态史学观念 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Alfred W. Crosby)1931年生于波士顿,195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1年从波士顿大学获博士学位,2018年3月辞世。克罗斯比教授被认为是生态史学的奠基人,他率先用生态视角书写出全球历史的专著《哥伦布大交换:1942年以后的...
评分一、克罗斯比的生态史学观念 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Alfred W. Crosby)1931年生于波士顿,195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1年从波士顿大学获博士学位,2018年3月辞世。克罗斯比教授被认为是生态史学的奠基人,他率先用生态视角书写出全球历史的专著《哥伦布大交换:1942年以后的...
: K13/4264
评分想象的太多,不严谨
评分看过这书, 想到李敖说是GCD把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70岁, 看来大师也不太了生物学。
评分从生态角度看历史
评分在这场大交换下,新世界除了在农业上对旧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外,其余方面则对旧世界影响微乎其微。“哥伦布大交换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更丰富多样的基因池,而是使它愈变干涸贫乏。我们本身,以及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因为哥伦布而比以前贫乏,而这种贫乏现象只会有增无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