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宇,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思想与理论、战略研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英国杜伦大学政治学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从事访学和博士后研究工作。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三部、译著两部(合译),并在各类核心期刊及海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克劳备忘录》的首个中译本;20世纪初的英德对抗对当今的中美关系有无启示。
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文献之一,当代中美关系启示录。
本书是一本有关《克劳备忘录》的读本,包括《克劳备忘录》的全文翻译文本,以及欧美学界有关克劳、《克劳备忘录》、英德海军对抗的研究性文章。《克劳备忘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外交部高级职员艾尔•克劳向国会提供的一份战略报告,该报告极具说服力地分析了德国的崛起与野心勃勃的战略目标,英德冲突必不可免以及英国的应对策略。恰如美国国务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所言,《克劳备忘录》对当下中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该书是由一篇导读,备忘录原文,两篇研究克劳职业生涯,三篇研究德国海军战略,一篇基辛格论备忘录与中美关系的文章构成。 《克劳备忘录》是每个学国际关系的人都如雷贯耳的文献,但估计绝大多数人只闻其名,未读其文。非常感谢吴征宇兄将其译为中文。认真读过之后第一...
评分该书是由一篇导读,备忘录原文,两篇研究克劳职业生涯,三篇研究德国海军战略,一篇基辛格论备忘录与中美关系的文章构成。 《克劳备忘录》是每个学国际关系的人都如雷贯耳的文献,但估计绝大多数人只闻其名,未读其文。非常感谢吴征宇兄将其译为中文。认真读过之后第一...
评分该书是由一篇导读,备忘录原文,两篇研究克劳职业生涯,三篇研究德国海军战略,一篇基辛格论备忘录与中美关系的文章构成。 《克劳备忘录》是每个学国际关系的人都如雷贯耳的文献,但估计绝大多数人只闻其名,未读其文。非常感谢吴征宇兄将其译为中文。认真读过之后第一...
评分该书是由一篇导读,备忘录原文,两篇研究克劳职业生涯,三篇研究德国海军战略,一篇基辛格论备忘录与中美关系的文章构成。 《克劳备忘录》是每个学国际关系的人都如雷贯耳的文献,但估计绝大多数人只闻其名,未读其文。非常感谢吴征宇兄将其译为中文。认真读过之后第一...
评分该书是由一篇导读,备忘录原文,两篇研究克劳职业生涯,三篇研究德国海军战略,一篇基辛格论备忘录与中美关系的文章构成。 《克劳备忘录》是每个学国际关系的人都如雷贯耳的文献,但估计绝大多数人只闻其名,未读其文。非常感谢吴征宇兄将其译为中文。认真读过之后第一...
选文好推介也中肯,一个大写的我导:)
评分愣是在过道里看完的。不过只看了备忘录本体和后面感兴趣的一篇论文,其他没兴趣。两点体会,一是教科书宣传国际关系只有利益,而德国是这种宣传的结果;二是迈内克对于国家理性的分析可能很大程度是对德国“政治中没有好坏”的观念进行纠正的尝试。主要还是增加了一点感性认识,比较有趣。
评分《克劳备忘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外交部高级职员艾尔•克劳向国会提供的一份战略报告,该报告极具说服力地分析了德国的崛起与野心勃勃的战略目标,英德冲突必不可免以及英国的应对策略。
评分颇有启示的小册子,翻译大体文风洗练,然而细节不乏错漏,如“德国驻柏林大使”应为“驻伦敦”,“查理三世与情人安夫人”对照原文应为理查三世,且安为其妻子,不是情人(克劳引用此例似出自莎剧,而非源自正史)。哥本哈根一章逻辑似乎有些生硬(个人性的民间舆论、未成熟的战争计划并不能充分地证明一个国家遵循的外交理念),要不然就是作者想借此表明德国一战前的外交行为逻辑过于匪夷所思,居然相信英国这样一个信奉间接战略的国家会主动进攻自己(按照此篇中给出的德国人的逻辑,英国想要是钱-摧毁德国海军,但德国想要的却是命-以安特卫普为跳板进一步占领英国)。论中国一篇放在十年前也许合适,但如今似乎事态已经超出了基辛格预料。举北大西洋共同体的例子显得基辛格更像美国战忽局了,北约的团结主要是因为苏联。
评分政治外交,实在是过于复杂的实践活动 购买Kindle以来,标记最多的一次,恰逢多事之秋,感触颇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