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塔尤是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山村。1320年,当时任帕米埃主教(后为教皇)的雅克·富尼埃作为宗教裁判所法官到此办案。在调查、审理各种案件的过程中,他像现代侦探一样发现和掌握了该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以及种种矛盾、冲突等,并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法国著名学者勒华拉杜里以历史学家的敏感和精细发现和利用了这些珍贵史料,并以现代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方法再现了六百多年前该村落居民的生活、思想、习俗的全貌和14世纪法国的特点。
在《死后与彼岸世界》一章中的一个故事很是迷人: 有两个信徒在河边,其中一个睡着了,醒着的人看见,从睡着的人嘴里爬出一条蜥蜴一样的东西,沿着河岸上的木板,到达了河的对岸。然后在河对岸的一块毛驴的颅骨的孔眼里爬进爬出,后来又沿着木板爬过岸来,钻进睡着的人嘴里。...
评分《蒙塔尤》笔记 前言 原始资料:宗教裁判所文件 审听手稿 第一部分 蒙塔尤的生态:居所与牧羊人 第一章 环境与权利 城市形态 作物种植 养殖 经济交流 货币缺乏 工种 食物种类与禁忌 流行病 政治权利:伯爵与领地法官、宗教裁判所、主教、王国力量四种权力在裂痕中构成整体 ...
评分一部大部头的作品,在书架上待了很久,去年下定决心开始读,然而直到今年才磨磨蹭蹭地读完,有感慨于译者笔法的精妙,也许这部作品在笔调上的轻快,译作也保持了这样的气质,读完让人感觉到一种舒适。 都说这部作品是一部整体史,而这种整体,我的读后感,是对社会做一种整体上...
评分蒙塔尤的故事主要是关于在法国南部的乡村当地的本堂神父克莱格家族在这个村庄实行统治与管理的情形。大部分评论,要么是习惯阅读大历史粗线条重结论的线性史观读者吐槽没系统太琐碎,要么是无脑吹捧精微研究,具体好在哪里,似乎在他们眼中只是话题从中央政治史转移到农村生活...
评分有的是摘录的,有的是自己感想,不特别注明了,反正都代表本人观点。 特点:微观的、"心态史"、客观的(因为史料特殊的来源)。 这本书出乎作者意料地在法国、美国、荷兰、英国、瑞典成为畅销书。读过之后仍然不明白一本严肃的人类学书,就算是成功的找到了《宗教裁判记录簿》...
很经典的历史写作,微观史学
评分微观研究的典范,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史 。2009.3.23
评分很经典的历史写作,微观史学
评分明明是严谨的学术专著,却那么引人入胜,虽然完全没有史景迁身临其境讲故事一派的叙事痕迹。难道真的是材料本身太有趣了么?| 材料来源是宗教裁判所的档案,完全意料之外的用途。还原蒙塔尤的权力结构、公共空间、情感婚姻、日常生活、文化心态、争端源头的部分相当细腻可信。这是一个比我们的想象更原始,但又比我们的想象更“现代”的时代。感觉社会结构和权力制衡部分写得最好,超越简单的阶级对立说,论述更贴合世情也更细腻中切。
评分有点啰嗦,篇幅缩小一半差不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