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2016),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教授。
著有大量小说和随笔作品,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布拉格公墓》和《密涅瓦火柴盒》等。
一六四三年的炙热夏天,一艘负有寻找一百八十度经度线位置之秘密任务的商船“阿马利丽斯号”在南太平洋某处遇难。船上唯一的幸存者罗伯托是个患有疑心病、妄想症、惧光症,而且不会游泳的年轻人。在遭遇海难之后,他又被浪潮冲上另一艘弃船“达佛涅号”,罗伯托依靠船上残存的粮食、果菜和家禽维生,坐以待毙之余,只能靠书写情书——以及回忆,最后演变成小说——打发时光。透过这些书写,作者埃科为读者交代了罗伯托的前半生——牵动全欧的卡萨莱城争夺战(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西班牙、教会悉数登场),各国以寻求经度的秘密为目的的间谍战,在那个世纪信仰与科学的激烈交锋……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4921.html 我是一块石头,我是一块石头,他对自己说。后来,为了避免自我意识,干脆说:石头,石头,石头。 ——《三七 荒谬习作:石头如何思考》 岛屿还是岛屿,虽然在海水的冲刷下越来越远;石鱼还是石鱼,尽管那一种毒让身体变得...
评分“可怜的孩子,他建造机器来计算有限,而我们却用太多无限的永恒沉默吓坏了他。啊,这就是一种美好志向的结局。” 我们的罗伯托是这样的,他软弱无聊虚伪,结合了众多读者的特质,然而他胡思乱想的能力却是非凡。为自己的缺陷和错误,他从小想象出一个被家族藏匿的孪生兄弟。砍...
评分 评分 评分小说最后关于死亡、时间与空间、存在与虚无的思考很好。
评分即使是远离尘世的荒野,在智性的迷狂和博学的梦呓中也被看做是充满象征和意义的迷宫。纯粹的自然永远隐藏在符号的面纱之下
评分埃科式的掉书袋,前三分之一是历史小说,后三分之二是哲思小说。即有政治、宗教、爱情的世俗,也有子午线、潮汐现象、平行空间等宇宙的探讨,还有游泳技能、潜水钟及望远镜制作等实用技巧,以及时间与空间、我是谁的终极命题,加上埃科式的清单,再来上那么一点埃科式的幽默,读完书后才发现只不过30多万字,简直包罗万象,对了,回到文学本身,还探讨了小说的创作,人物的双重身份,也少不了伪悬疑的色彩,神秘的岛屿、所罗门的遗迹、新大陆的探索。一句话,真的非常埃科,估计好多读者会望而却步了,其实倒也不难读,只是驳杂,但是也蛮好玩的。
评分像是学霸对学渣无情的嘲讽,读到迷幻!
评分很有意思,像是清醒时体验了一场奇幻瑰丽的梦境之旅。主人公将现实和小说合二为一,小说与书的结局带来了两重仪式感,为整本书画上完美的句号。至于那些没看懂的细节,就当做梦境中蒙昧不清的一部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