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20 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
冯内古特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1940年考取康奈尔大学,主修化学。1944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主张反战的他志愿参军,远赴欧洲战场。1945年遭德军俘虏,被囚禁在德累斯顿战俘营。冯内古特的文学创作,不少灵感正是来自在战俘营的经历。
战后冯内古特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任教。他从1950年代起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60年代起开始出版长篇作品。代表作品:《五号屠场》《冠军早餐》《猫的摇篮》《囚鸟》等。
他的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道德层面悲剧的内容,情节广博至极、构思精妙至极、文脉复杂至极,擅长以笑声讽喻社会现实,应对灾难和绝望。荒谬、吊诡或怪诞等黑色幽默元素的表象下,是一颗关爱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德善之心,他借时政热点、当代关切,别开生面巧做文章,抓住了自己身处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
晚年的冯内古特在曼哈顿和纽约长岛的田园里颐养天年。2007年4月11日,于曼哈顿因病逝世。
这是一个寻求真相之旅。
约拿在写一本《世界末了那一日》的书。他在探访第一颗原子弹落到广岛那一天,美国的重要任务都在做什么。于是他追索到“原子弹之父”霍尼克博士的三个子女。
霍尼克是一个对现实生活和人类命运漠不关心的物理学家,在参与制造了原子弹之后,又研制出一种九号冰,能够在常温下让水分瞬间凝固。在他死后,他的三个子女分了九号冰,他们同样孤僻而冷漠,其中一人把它献给加勒比海一个岛国——圣洛伦佐共和国的统治者,换得高位。该国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表面上势不两立,实际上却互相利用,根本目的是要使社会处于巨大的恐怖之中。一次决心意外的飞行表演失事导致宫殿被毁坠海,散落的九号冰造成了世界的毁灭……
《猫的摇篮》是冯尼古特最受赞誉的小说,有着众多古怪而又令人难忘的角色,在幽默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对现代人及其疯狂的辛辣批判。冯尼古特让我们看到,当人类的愚蠢与冷漠同他们的技术能力结合起来时,会造成何等可怕的危险。
这书有两个译本 一个是江西人民出版社的老版,还有一个译林的新版 网上也有在线阅读``基本和正版书靠不上谱 故事本身是很有意思的。 两种版本对照来看,则会觉得两者都有很大问题。
评分书中没有什么是真实的,因为真实的都在现实里。 读完这本书,所耗时间并不长。 关于此书的寓意,该研究的学者们都已经研究出来了。我无非也想凑热闹,看看自己所认识的可否深切。 Nothing in this book is true 这是我最喜的一句话。用我们恶俗的话讲,我觉得这话听起来很"...
评分好像最近时常看到冯内古特的名字,于是找到了我能找到的唯一一本中文译本《猫的摇篮》。看的时候总是不禁赞叹这是本奇怪的书,犹如做梦般,思绪还来不及想接下来的事,各种巧合般令人惊讶的故事便顺应而来,通篇流畅又离奇。每个片段都是故事中必要的存在,可是抽离出来又能自...
评分刚看完这本来之不易的《猫的摇篮》,抒发一下我对于冯内古特的热爱。这个老家伙曾经带给我无数的欢乐,我真心的希望他现在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写出一个个荒诞而又真实的故事,就像我希望伯格曼也同样活着,同时内心窃喜伍迪•艾伦同志仍然健在。 据星相学说,8月6日出生...
评分喜欢kurt 喜欢约纳——约翰——山姆 喜欢沫娜 喜欢搏克农 喜欢侏儒小牛顿 喜欢橘子花瓣雪 马否马否,一派马否 忙啊忙啊忙啊 毫无希望。 喜欢他只言片语 喜欢他白痴地把东西不分巨细杂糅在一起 当然是用基督教定义下的白痴和基督教定义下的部分巨细和基督教的杂糅 还是去做个...
与06年版对照着看的,改正了一些错误,但整本书的风格都跑偏了,像郭德纲翻译的
评分我从没见过这么恶心的翻译。
评分翻译得太恶心,文不文白不白。就内容论,不如《泰坦的女妖》,九号冰历险记的部分很有味道。
评分翻译的存在感过于强烈,序居然都写了40多页,头一次见到。除了翻译哪哪都好,封面很漂亮,纸张摸着非常舒适
评分翻译报警了,什么玩意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