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张充和 书信 随笔 文化 艺术 张宗和 中国 書信集
发表于2024-12-26
一曲微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张家十姐弟中,充和与大弟宗和最亲,不仅因为他们年龄只相差一岁,更由于二人对诗词、昆曲、书法等的共同爱好。清华的谷音社,青岛、上海、南京的曲会,抗战期间高校云集的滇黔地区……均留下过他们的高吟浅唱、曲声笛韵。
1949年,时局动荡中,充和随丈夫傅汉思移居美国,宗和则留在黔地任教,从此路远山遥,天各一方,不复相见。唯音书不绝,穿越重洋,互问短长。从1949年4月15日充和赴美后收到第一封信,到1976年12月8日宗和去世前发出最后一封信,近三十年时光辗转纸上。如算上此后充和与宗和女儿以䇇的通信,真正是历经半个世纪。内容由养花种草、衣食住行、曲人故旧谈到诗词书画、文学历史……抛去浮华与造作,字字情真意切,笔笔简单有味。
三百余封书信,三十多万字,今由宗和女儿以䇇与学者王道整理出来,几乎全为首次披露。小字蛮笺,既是张家如水斯文和姐弟情谊的见证,也是特殊年月里,个人命运为时代裹挟的缩影。
张充和(1913—2015),祖籍合肥,生于上海。“合肥四姊妹”之小妹。十岁时师从朱谟钦学古文及书法。十六岁从沈传芷、张传芳、李荣圻等学昆曲。193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抗战爆发,转往重庆,研究古乐及曲谱,并从沈尹默习书法。胜利后,于北大讲授昆曲及书法。1948年结缡傅汉思(Hans H. Frankel)。1949年移居美国,在耶鲁大学教授书法二十多载,并于家中传薪昆曲,得继清芬(参阅百岁张充和作品系列《曲人鸿爪》《古色今香》《天涯晚笛》《小园即事》)。
张宗和(1914—1977),合肥张家大弟。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早期与四姐张充和在一起拍曲,清华大学谷音社曲友。抗战期间曾在宣威乡村师范、昭通国立师范学院、云南大学、立煌古碑冲安徽学院等地任教。1946年任苏州乐益女中校长。1947年应朋友邀请到贵州大学任教。1953年院系调整时调入贵阳师范学院(现为贵州师范大学)任教,培养了一批历史和昆曲人才。著有日记、书信本《秋灯忆语》。遗有珍贵的昆曲史料。
编注者张以䇇(立+民),张宗和之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
编注者王道,作家,著有《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等书。
(书名题字,张充和)
艺术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评分竟看完了。
评分的确是遍布家长里短烟火气的文人雅致,为什么我看到最后觉得很励志?呵呵
评分原来家务对谁来讲都不是易事。信里,家里长短,零零碎碎,看着倒不觉烦,也看到了日常生活里张充和的样子。张宗和呢,直率天真,早年的生活快乐单纯,可惜后期是在那样的年代里。
评分艺术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偷得浮生半日闲,如果这半日是周五的下午,就更棒了,感觉自己像个碳酸饮料,默默开心地冒着泡泡。 之前预告要写的《一曲微茫》,是移居美国的张充和和安家贵州的大弟弟张宗和1949~1976间的通信。那年月的路远山遥、天各一方,姐弟俩在三百余封往还里互问短长,30多万字。 在异...
评分说好的把彼此遇到最好的书做个交换的,甚至想过在个合适的地方聊聊感想的,结果是我食言了,可能正因如此吧,读上去那些生活的碎碎念带着点字字锥心的感觉。 从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如果这本书放在多年前让我来读,我肯定排斥书里描写的那些生活的细枝末节,觉得太啰嗦,不可靠...
评分说好的把彼此遇到最好的书做个交换的,甚至想过在个合适的地方聊聊感想的,结果是我食言了,可能正因如此吧,读上去那些生活的碎碎念带着点字字锥心的感觉。 从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如果这本书放在多年前让我来读,我肯定排斥书里描写的那些生活的细枝末节,觉得太啰嗦,不可靠...
评分偷得浮生半日闲,如果这半日是周五的下午,就更棒了,感觉自己像个碳酸饮料,默默开心地冒着泡泡。 之前预告要写的《一曲微茫》,是移居美国的张充和和安家贵州的大弟弟张宗和1949~1976间的通信。那年月的路远山遥、天各一方,姐弟俩在三百余封往还里互问短长,30多万字。 在异...
评分说好的把彼此遇到最好的书做个交换的,甚至想过在个合适的地方聊聊感想的,结果是我食言了,可能正因如此吧,读上去那些生活的碎碎念带着点字字锥心的感觉。 从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如果这本书放在多年前让我来读,我肯定排斥书里描写的那些生活的细枝末节,觉得太啰嗦,不可靠...
一曲微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