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2015年6月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职。2015年7月后任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主要中英文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广西师大出版社增订版,2015),《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荣宝斋出版社,200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精装本,2015),《白谦慎书法论文选》(荣宝斋出版社,2010),《吴大澂和他的拓工》(海豚出版社,2013)。和华人德合编《兰亭论集》(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获首届“兰亭奖”编辑奖(2002)。

出版者: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白谦慎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07
译者:
出版时间:2016-6
价格:6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817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书法 
  • 白谦慎 
  • 艺术史 
  • 艺术 
  • 书法&书法研究 
  • 文化 
  • 社会 
  • 中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个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教授借这两幅作品,思考书法的本质问题。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 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为什么有些书法家把古代 “穷乡儿女” 的字迹奉为圭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我们究竟以什么来界定“书法”?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经典”?这些问题并不复杂,但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本书通过描述和分析古今书法中的一些现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曾经我读《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读完以后,针对书中所引发的经典问题进行思考,认为艺术无边界。今再读一遍,前前后后反思了很多,先罗列一些关键点: 1.王小二并非完全小白,“发发面馆”的牌匾也不是一次成书,他在办展前也算是得到了杨教授的指导。 2.杨教授是大学的教授...  

评分

书名很有噱头,翻开之前总在想该如何断句。不过白先生无意卖什么关子,副标道出了要旨,即对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引言中头一句便问出:什么是书法定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书法定经典?作者在书中并未劈头直入地讨论这些问题,而是把自己面临...  

评分

作为一个美术史的学生,本科的学习都还在泛泛的了解绘画史,对书法仅是了解,没有什么太深的认识。 毕业论文却阴差阳错的决定写毛泽东的书法。通过老师的推荐,才看到白谦慎老师的《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小小的一本书,在我实习上班的公交上开始阅读。最高接触白先生...  

评分

作为一个美术史的学生,本科的学习都还在泛泛的了解绘画史,对书法仅是了解,没有什么太深的认识。 毕业论文却阴差阳错的决定写毛泽东的书法。通过老师的推荐,才看到白谦慎老师的《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小小的一本书,在我实习上班的公交上开始阅读。最高接触白先生...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为什么平时就找不到生活中这么多的惊鸿一瞥的书法。

评分

有意思,有收获。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光聊理论不过瘾,干脆写了篇小说表达“一连串的问题”,写的好看,在第十二章,王小二的“普通人书法”(想看更多)

评分

很早之前看过,能把这个题材写好的,真是少见,平民与精英,把理发店的娟娟发屋招牌和波士顿博物馆的牌匾放到一起引发多层面的思考,什么是书法,如何定义好

评分

如何解释古代的“穷乡儿女造像”与今天的“娟娟发屋”之间的待遇差别,其实是当代各种门类艺术的普遍问题。艺术生产机制的排外性,技巧传承造成的路径依赖,求变心理与既有资源之间的应和,中外普遍存在的崇古情结,人类智识的平等与共通等等,都是很容易想到的原因。在厌倦了门槛相对稳定的经典体系之后,去回溯乃至神化其他的脉络,难免要在开放的立场与保守的姿态之间求平衡。艺术终归是有限者的产物,总要在有限性中追逐无限,可能本身就是一种迷思(人大概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有趣

评分

很有趣的思考,不过所谓“干货”就很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