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构成

社会的构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安东尼·吉登斯
出品人:
页数:464
译者:李康
出版时间:2016-5-1
价格:CNY 7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227504
丛书系列: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政治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吉登斯
  • 结构化理论
  • 社会学理论
  • 政治学
  • 社会科学
  • 社会理论
  • 政治理论
  • 社会学
  • 结构
  • 社会构成
  • 社会关系
  • 制度
  • 文化
  • 权力
  • 阶级
  • 群体
  • 互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吉登斯的社会理论纲领,也是吉登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在书中,吉登斯对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提纲契领式的总结,论述了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相关学派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论述,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一种建立在结构二重性基础上的理论。本书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打破了以往的二元方法论,确立了“结构二重性”理论。一方面,社会结构本身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因此,它应当受制于人的活动,另一方面,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结构又是行动得以建立起来的桥梁和中介。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男爵,英国社会学家,以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社会的本体论而闻名,被认为是当代社会学领域中有卓越贡献的学者之一。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以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思想的反思;对以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等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反思;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提出了著名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理论范式的提出和现代性发展的反思。曾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现任该校社会学系荣休教授。他的突出成就很多,其中包括与赫尔德和汤普森共同创办的Polity出版社,该社现已成为社会科学方面的主要出版机构。吉登斯与英国前首相、工党领袖布莱尔提倡的“第三条路”政策也影响了英国甚至其他国家的政策。其代表性著作包括《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三条道路》、《民族—国家与暴力》等。

目录信息

引 言/1
第一章 结构化理论要点/1
1. 行动者与能动作用 /5
2. 能动作用与权力 /13
3. 结构与结构化 /15
4. 结构二重性 /23
5. 制度的各种形式 /26
6. 时间、身体与日常接触 /32第二章 意识、自我与日常社会接触/38
1. 反思性、话语意识与实践意识 /38
2. 无意识、时间与记忆 /42
3. 埃里克松:焦虑与信任 /47
4. 例行化与动机激发过程 /56
5. 在场、共同在场与社会整合 /60
6. 戈夫曼:日常接触与例行常规 /63
7. 序列性 /68
8. 谈话与反思性 /73
9. 定位过程 /77
附论:弗洛伊德论失言/8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while reading Anderson, it suddenly makes me think of this book I read more than one year ago. I guess that's because of his repeatedly saying of the term "homogenous, empty time". Giddens said a lot about time, if I remembered it rightly. But the ideas an...

评分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常常通过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而展现。这一问题,在早期表现为以二元对立为前提的“单一模式”,以涂尔干和韦伯为代表。例如,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韦伯则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  

评分

那个unintended consequences挺有趣的,整个对于意识和认知乃至理解的分析,前有韦伯帕累托等等,差不多同时期的还有舒茨,与其说是心理学或者戈夫曼啥的,吉登斯在关于认知理解意图乃至社会学家和社会科学的构造,整个认识论和知识社会学方面,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接近舒茨或...  

评分

似乎很少有让吉登斯大大满意的理论,被他批过的学者能串一个烤肉串er,先是骂结构主义二元论,又批判福柯"使权力受限于一种尼采式的论调",继而再驳斥涂尔干和帕森斯进化论的衍生缺陷,言称帕森斯和马克思的进化论是个单线压缩的"世界成长的故事",幼齿而荒谬。。。 貌似只剩韦...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必须得重读= =

评分

非常繁杂(因此有很多重复阐释),基于结构化理论对各种概念、思想、理论进行引用与批评(特别是对进化论和功能主义的批评很精彩,也由此澄清许多理解结构二重性易走入的误区…),试图从本体论上超越二元对立…结构与行动者;时空;情境;日常生活例行化与反思性监控;……(另:新版修订了较多译误

评分

年度阅读提前收官,爵爷力作压轴。一个人要读过多少书,才能写出这样融会贯通的著作!

评分

第二遍阅读,感觉理解略有长进,依然会在各种概念中晕眩。

评分

重读了第一章。吉登斯在结构化理论中所做的其实是将帕森斯倒转:日常生活的维持并非建立在某种可言明的共享价值之上,而是不可言明的实践状态中。实践既意味着一种认知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记忆痕迹中的“结构”),又意味着一系列程序(即被生产出来的“系统”),植根于实践理论的“行动”也就既被结构生产出来又生产着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行动被视为以开放状态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流”(或者说“绵延”),由自觉意识(实践意识+话语意识)对其不断追迹,进而形成某种“历史性”。而这种“历史性”又通过反思性监控回归于行动“流”,体现了人类行动者的能动特性。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意外后果”,日常在某个情境中的例行化实践,在另一个有所分隔的情境中例行化地生产着“意外”后果,其中并不需要某种具有功能主义色彩的社会理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