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

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娜塔莉·海因里希(Nathalie Heinich),法国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导师为知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其研究领域涵盖艺术家的职业化、文化实践的社会学特征、身份认同等。三十多年来,她始终关注当代艺术在西方社会引起的争议和讨论,对文化实践中的矛盾特征进行社会学观察,并出版了三十余本探讨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作者的概念、当代艺术体系、身份认同、价值关系及社会学史方面的著作。她的研究成果已被译成多国文字。

译者 何蒨,北京大学法语系本科、硕士,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比较政治学博士,曾赴加拿大深造当代西方艺术研究方法论,并在法国完成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体制变迁的博士研究。曾任出版社编辑、自由撰稿人,现从事比较政治角度的艺术与社会关系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主要译作有《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夜蛾:“出现”随笔II》(及《创造性工作:不确定性中的自我实现》等。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纳塔莉·海因里希(Nathalie Heinich)
出品人:
页数:111
译者:何蒨
出版时间:2016-5-1
价格:2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41627
丛书系列:轻与重
图书标签:
  • 艺术社会学 
  • 艺术 
  • 社会学 
  • 艺术理论 
  • 纳塔莉·海因里希 
  • 法国 
  • 艺术史 
  • 2016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艺术是社会学的难题:因为艺术领域所推崇的价值观——独特性与普世性,正是传统社会学要探讨的问题。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通过研究艺术,社会学者可以把握立场的转移,这对艺术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的整体实践都有着重要影响。在《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中,我们关注的不再是社会学对艺术的贡献,而是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也即观察行为者接受艺术的多种方式,以及其中潜伏的价值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反思传统社会学的某些顽固的思维习惯。有时,这些习惯已转变为一种僵化的社会认知模式,甚至沦落为一种社会学意识形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张枣向北岛抱怨他诗理里强烈的集体暴力的时代,然而,社会的艺术审美和艺术选择仍然时常受到“人民”的威胁。大陆少有几个作家敢于决绝地和大众划清界线去拥抱艺术的。但或许是时候让大众认清自己“只是大众”,祂们“只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既无力左右历史,也无法改变精神世界”。认识艺术,不过是给我们一个机会——认清自己。通过理解艺术,打破某些思维中的陈规陋习。

评分

读得挺累的。从香港回来的飞机上开始读,有些章节反反复复地读也依然似懂非懂,有些地方则相当有共鸣读完还回味无穷。总之是很好的艺术社会学读物,而且我就是从这本书开始喜欢上了精装本(也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

评分

不仅仅是艺术和社会学,亦是一个关于社会学何为的答案,简明版的另一个“社会学的想象力”。有的地方感觉可以窥见福柯的谱系学、视角主义等的影子。

评分

借着艺术之名,实际在谈当代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规范性要求。小册子揭示了两件事,一是有必要在意识形态文化批判之外建立一种相对主义的客观描述法,二是社会学真的没法深度介入艺术问题。

评分

每一句话都有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