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 卜正民 地图 地理 明史 历史学 人类学
发表于2025-02-25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2009年,一幅罕见的中国地图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这幅地图被人们遗忘在图书馆浩瀚的文献中近几个世纪,无论是汉学家还是制图专家,都未曾见过这样的一幅地图。它偏离了中国古代的制图传统,以至于专家们宣称这幅地图是伪造之物,尽管根据记录显示这幅地图确实是于1659年被辗转送到牛津的。这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珍贵文物由此成为待解之谜。究竟是谁绘制了这样一幅地图?它又是怎样远渡重洋,并在数百前被西方人解读的?卜正民通过大胆的猜想与详尽的考证,为我们揭示出藏在这幅地图的惊人秘密。《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以一幅沉睡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古代中国地图为引子,从历史、地理、文字、法律和科学技术的角度,描述了400年前东亚地区海上贸易的盛况,以及其留给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未解之谜。本书为面向一般大众的非虚构类历史、地理读物。
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著名汉学家。曾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校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历史教授。卜正民还是美国明史学会(Society of Ming Studies)半年期刊《明史研究》(Ming Studies)编委会成员。自2008年起,卜正民成为哈佛大学六卷本《中华帝国史》的主编。卜正民曾于1975年秋进入复旦大学,师从文学批评史学者李庆甲教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1977年,他在李约瑟的安排下参与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七分册的编写。
卜正民著述颇丰且广受好评,其作品《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学会颁发的列文森奖和加拿大历史学会每五年评选一次的最高历史学奖项弗朗索瓦-泽维尔·加诺奖,《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Death by a Thousand Cuts)曾获加拿大历史学会颁发的华莱士·弗格森奖,《维梅尔的帽子》(Vermeer's Hat)则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联合颁发的马克·林顿历史奖。2006年,卜正民获得古根海姆学者奖。
看了前面部分,对了解海权概念的形成有帮助。其余以后待看。
评分书本身是很好的,问题在于译本。第一章删了很多,考虑到审查制度可以原谅。但翻译大量的错误让人瞠目结舌,日期都能写错。斯图亚特王朝翻成斯图加特王朝(而且两者在书中同时存在),“talmudicall and Rabinicall books”被翻译成“犹太语和希伯来语书籍”。。。
评分重要地图的传奇,非常有趣。
评分重要地图的传奇,非常有趣。
评分以地图为线索把17,18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历史串联起来,17世纪的詹姆士一世,和当时的明朝皇帝,对于海洋探索不同的态度,铺垫了各自国家不同的历史。事实上更早的伊丽莎白女王的开放与包容的政策,已经奠定的一个黄金时代的基础。我不了解西方史,所以读起来比较吃力,不过其中一些事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比如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驻日本平户的商馆馆长考克斯,与中国福建的商人李氏兄弟合作,为打通与中国的商业通道,付出了大量金钱,却终究失败了。而真正做到控制中国南海贸易的人,倒是李氏兄弟之一,李旦的徒弟,郑芝龙,郑芝龙与一位长崎女子所生的儿子,郑成功,1661年将荷兰人逐出台湾。
因为近期比较喜欢大航海时代东西方交流的历史,所以接着把这本书的下半部读完了。书的内容比较简单,是身为汉学家的作者对一副中国古地图的方方面面的考据。但这幅地图的缘起还是挺有意思的。2008年,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在清理馆藏时,意外发现了一幅古老的中国航海图,这...
评分 评分 评分以小见大,是可以很有趣的一件事情。这本书拉拉杂杂讲到很多内容,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和东南亚的时局和思想变迁,大背景下一个个人物的生平经历,都从这幅藏于牛津图书馆的地图延伸开去。 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欧美的档案体系的运用和挖掘,最后呈现的故事和细节也非常动...
评分从一开始,这就不是一个寻宝的故事,对寻宝故事套路烂熟于心的我一脸惊诧。地图不和宝藏一起捆绑,怎么能勾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又怎么保证一本书的销量呢?边看这本书我边思索着这个问题,终究没有找到答案。也许,地图不一定非要和宝藏捆绑在一起才能落入俗套;也许,地图也...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